□ 叶介甫
彭雪枫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是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德才兼备、智勇双全的著名将领,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1944年9月,彭雪枫在抗日前线作战中壮烈牺牲,年仅37岁。彭雪枫在新四军任第四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担负一个独立战略区的领导工作期间,创办和建立的骑兵团 《拂晓报》和拂晓剧团,被人们称为彭雪枫师长的“三件宝”。
第一件宝:拂晓剧团
拂晓剧团是1938年初彭雪枫率新四军游击支队由山西临汾到河南竹沟后组建的。拂晓剧团正式成立后,彭雪枫及时提出要求:“要编一些配合当前抗日斗争的小话剧和活报剧,向群众宣传抗日必胜的道理,同时揭露汉奸和伪军罪行,打击日寇气焰。这样,既活跃了部队文化生活,也教育了广大群众。”
1939年11月初,徐海东随刘少奇由竹沟到华中路过新兴集,彭雪枫命拂晓剧团组织一个晚会,以示热烈欢迎。拂晓剧团接受任务后,大家争分夺秒,只用了一天时间,就集体创作排练出京剧《徐海东粉碎日寇“扫荡”》,第二天就在欢迎晚会上演出。
帷幕拉开,扮演徐海东的演员在一阵“急急风”的锣鼓声中上场,只见他战袍一撩,战刀一舞,亮相自报家门道:“我乃徐海东是也,湖北人士,窑工出身……”此时,正坐在台下观众席上陪同徐海东看戏的彭雪枫不禁哈哈大笑起来,他附耳对徐海东说:“昨天我才交代他们搞一个晚会欢迎你,不想今天他们就现编现演了这出京戏,而且是就地取材,连你是湖北人、窑工出身都调查得一清二楚,写进了戏里。”
徐海东听后也不禁连声大笑叫好,感叹道:“好好好,雪枫同志这‘彭家班’真是名不虚传哩!”
第二件宝:《拂晓报》
彭雪枫以儒将著称。在其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中,他和报纸结下了不解之缘。彭雪枫曾风趣地说:“将来革命胜利了,我要当个新闻记者。”
1938年9月下旬的一天晚上,彭雪枫在支队东征干部动员大会上宣布支队随军报社成立。第二天上午召开第一次社务会议,彭雪枫以党报委员会主任身份主持了会议,报纸名称被定为《拂晓报》,彭雪枫欣然挥毫为《拂晓报》题写了报头,并撰写了题为《拂晓报——我们的良友》的创刊词。在说明报纸为什么定名为“拂晓”时,他满怀激情地写道:“‘拂晓’代表着朝气、希望、革命、勇敢、进取、迈进、有为,胜利就来的意思。军人们在拂晓要出发,要进攻敌人了。志士们在拂晓要奋起,要闻鸡起舞了。拂晓催我们斗争,拂晓引来了光明。”
1943年12月2日,《拂晓报》出版500期。彭雪枫回顾《拂晓报》自随军进入敌后,“经过无数的艰难困苦,终于坚持了五年零两个月的长期过程而不懈”所取得的奇迹,发出了其中“包含着无限心血”的感慨!据四师老报人回忆,在彭雪枫所珍藏的那套《拂晓报》合订本的封面上,有彭雪枫亲题的“心血的结晶”五个大字。这是彭雪枫对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拂晓”报人所作贡献的精确概括。
第三件宝:骑兵团
1941年8月1日,第四师在淮宝县(今洪泽县)岔河镇召开了师骑兵团成立大会,这是新四军唯一的骑兵团。当时,全团仅有指战员250余名,所辖只有3个连队。
骑兵团成立后很快投入了紧张的军事训练,经过整训,军政素质大大提高,以崭新姿态投入了新的战斗。1942年5月下旬,骑兵团第一、第三大队在泗县和泗阳县以北,痛歼从屏山、黑塔等据点出来抢粮的日伪军300余人,保卫了群众的夏收。此时正在师部开政工会的彭雪枫闻讯极为兴奋,他下令将俘虏押送到管镇师部,向政工会议献礼。参加政工会的全体干部看到骑兵团的胜利战果,纷纷表示热烈祝贺。
由于骑兵团不断获得作战胜利,威名远扬。人们唱道:“彭师长有三件宝,拂晓剧团、骑兵团,还有一张《拂晓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