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莱西青岛国内视频金融房产教育时尚美食美容健康旅游汽车副刊平安魅力工业环境民生媒体理论

古代官员如何对待群众“差评”

2017-05-11 09:58:14    来源:    编辑:

        古代没有电视台、报刊之类的公共传媒,也没有可以让民众自由交流的互联网。所以,群众的意见反馈不仅量少,速度也慢。特别是对于许多高官大吏而言,面对处处惊雷的官场,这些又慢又少的信息,远远满足不了他们对时局判断和自身安危把握的需求。因此,他们常常主动向身边人打探消息,喜欢问:“外间有何议论?”而面对民意的“差评”,古代官员们又有怎样的反应?


群众的意见成了执政依据
 
        民意评官的源头当是汉魏时代的乡议选士制度,从最初的选拔官员要听取群众评议,逐渐发展到考核官员时也要参考群众评议。官员要掌握民意,需要通过怎样的方式呢?
        西汉时,刺史巡行郡国,每到一地,必定先去官立学校,就当局施政得失等问题让学生填写问卷,然后以“招待所”为临时办公地点,通过调阅计簿文档、分头察访寻问等途径了解情况。为防止受蒙蔽,刺史总是把会见当地长官、当面听取汇报等安排在最后。
        汉成帝时,朱博任冀州刺史,负责常山、巨鹿、真定、中山等10个郡国的巡视。朱博刚刚上任没多久,就在巡视途中被四五百个群众包围在某县的“招待所”里,纷纷表达对当地官员的种种意见。
        这种方式为以后历朝所继承,邓小南所著《政绩考察与信息渠道——以宋代为重心》一书中称,唐宋时期的中央使臣、监察官员在巡行考察地方吏治时,都很注意搜集群众意见,有人将之概括为“欲考吏治,莫若询诸民言”。
 
用做实事取消“差评”
 
        东汉灵帝时,卖官成风。冀州人崔烈,历任郡守,官居九卿,见大家都在买官,也动了心。他通过层层关系,弄到了“内部折扣价”,买了一个司徒之职。虽说是个买来的官,但好歹也是三公首辅,崔烈也必须考虑一下自己在外的形象和群众口碑。
        一天,崔烈的儿子崔钧从官衙回到家里,崔烈拉住儿子问道:我如今位居三公,外间有何议论?崔钧回答说:您素有美誉,又历任卿守,出任三公本属当之无愧。不过,这次上位却让天下人大失所望。崔烈问:为什么?崔钧说:他们嫌这个“三公”满身铜臭!崔烈听后,气得浑身发抖,顺手拿起手杖追打崔钧。
        不难看出,崔烈到底有些底气不足,追打儿子不过是来掩盖内心的惭愧罢了。从此,崔烈便一心要改变人们对他的看法,在朝堂上颇为尽心。他觉得洗去铜臭的最好办法便是为群众着想,用做实事取消“差评”。
 
“差评”太多可能丢官
 
        北魏撰写《水经注》的著名学者郦道元,在任东荆州刺史时,“威猛为治”,当地民众指责他施政苛刻严酷,结果被就地免职。
        明代前期,朱元璋在面向全国人民、要求“户户有此一本”的《大诰》中明确提出,凡各地“耆宿老人、遍处乡村市井士君子人等”,都可以对本省各级地方官吏的施政行为与绩效进行测评,自己一定根据民众评议,表扬好的,降免差的,惩办有罪的。
        所以,不要小看古代群众“又慢又少”的“差评”,古代官员因为群众评价太差而丢官的,比比皆是。
 
大家最喜欢看
首页头条
24小时排行榜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备案号: 鲁ICP备15020372号-1|鲁公网安备 37028502160105号Copyright 莱西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