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山位于日庄镇政府驻地以北3.5公里,属芝山山脉,海拔120米,其山体构造属第四纪新生体,富含铁矿石。
白石山原名白蛇山。据传,很早年间(大约在宋朝),山上林木茂密,芝草遍地,山中有一对白蛇盘踞,与人友善,从不伤人害畜,当地居民经常在农历初一、十五看到两蛇一前一后到山西坡下小河源头喝水,只见头不见尾。头大如斗(量具)从蛇身爬行压倒的草模估计,约有一抱粗。更奇怪地是在山周围数里内很少有自然灾害,都是风调雨顺年景。据说有一年农历四月十二日,从西北天刮来一股妖风(龙卷风)携云带雨漫山而过。山四周十里以外均遭特大的风灾、雹灾。大风拔树掀屋,雹大如杆,人畜伤亡无数,庄稼被砸成麻秧,颗粒无收;而山四周十里以内只下了一场雨,人畜安然无恙,是年庄稼大丰。当地居民从此把山视为神山,把大蛇视为“仙”。便筹资建庙祭祀。并把四月十二日这一天定为祭山日(后来演变成“山会”流传至今)。
若干年后,从南方来了一个会“望气”的人(有法术),人称南方蛮子,住在庙中,昼伏夜出,人们都不知道他要干什么。唯有一乞儿常来庙中寄宿,窥其行踪,知其所为。原来这南方人摸清了两蛇每逢朔、望日夜里到山下小河喝水,便在必经路上埋下刀,刀上涂了毒药,雌蛇重伤致死,雄蛇潜伏不动,待该人来取“蛇宝”时,雄蛇一跃而起,一口咬住,囫囵吞噬。继而遁去,再无踪迹。第二天乞儿遍告村民:“南方蛮子夜里被大长虫吃了!”村民出于对该蛇的崇拜,将其遗体掩埋于河源处,并立碑石为志 。
宋代,在西边山脚下有一村落,村名文家集,元末毁于兵焚。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孙姓由今平度市马田仝迁此建村,称白石山村,当地方言土语,石、蛇谐音,白蛇山也演变为白石山。
(丁美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