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莱西青岛国内视频金融房产教育时尚美食美容健康旅游汽车副刊平安魅力工业环境民生媒体理论

琴家李宣三

2016-11-11 13:55:26    来源:    编辑:

      李崇德,字宣三,号子音,生于1889年,死于1938年。李家经营“德承醋店”,家境殷实,家庭文化氛围很浓厚,李宣三自幼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成年后的李宣三,在经营醋店的同时还开设私塾,教授乡中子弟。李宣三是一个交游很广而且豪爽的文人,他身边常常围绕着许多传统文化艺术的高手,他们经常在李宣三的书斋“醉月山房”雅集,众人或挥毫泼墨、或抚奏丝桐、或诗词唱和。
  “琴棋书画”是传统文人所必修,李宣三在“琴书画”上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用当今的称呼,应当称其为古琴家、书画家。作为古琴家李宣三编著了琴谱《琴学管见》,并在1930年石印刊行。《琴学管见》分上下两卷,上卷包括琴论、律吕、指法等内容,下卷收录二十一首琴曲。琴谱内容受到明代琴谱的诸多影响,部分琴论、指法、曲目、多曲词显示出明代古琴艺术的特征。由《琴学管见》可以看出崂山地区的古琴艺术,上承明代,受清代外地琴坛风气影响较小。
  在《琴学管见》的“跋”中有李宣三的一段自述:“余生乏乘风,性耽雕虫,日惟与二三知己交,周旋与杯酒书画间,时或一抚丝桐,亦吾庸鲁者之消遣法也。其中或有所得,莫不录而存之,日积月累,渐成巨编。自庚申岁(1920年),渐理家计,课盐问米,遂置此事于勿论。”李宣三称自己为庸鲁者,这是传统文人的自谦,其实他是一位难得的古琴高手。
  在青岛市博物馆有一张名为“幽涧泉”的古琴,琴底铭刻着它的经历。“即墨李宣三君,博雅善琴,知余好之,乃于己巳(1929年)春,以此见惠,式雅音清,良品可贵,爰述数言,以志幸遇。辛未(1931)春黄恩涛”。黄恩涛,字孝胥,居青岛,是位传统文人,更是一位古琴家,曾跟随崂山太清宫道士庄紫阳学艺十年。
  李宣三在古琴方面的学生,目前知道的只有其长子李正芳(字香岑,1907—1960)。在《画痴张伏山》一书中有张伏山和李正芳听李宣三弹琴的一段记述。张伏山是李宣三在书画方面的学生。李家家谱中记有李正芳“幼年随父读书,勤奋好学,通晓丹青、书法、篆刻、古琴诸艺,既冠后初在家教私塾,继而任西关小学和考院小学教师多年,晚从事农业”。李正芳生活的年代,战乱匪患不断,那也是古琴传承很不好的年代,绝大多数琴人都忙于生计,中年后的李正芳也是少有闲情逸致,较少弹琴。
  据李宣三的嫡孙诗人李统法介绍,他爷爷李宣三有四张古琴,传到他父亲李正芳那一辈时琴还都在。这些琴伴随着李统法兄弟长大,有时候他和哥哥会从墙上取下来随便拨弄半天。李统法说,记得其中一张琴底上刻有柳宗元的名字,制作非常精美。
  李宣三曾使用过的琴,今天多数难觅踪迹。唯一知道的一张就是现藏青岛博物馆的“幽涧泉”,那是一张仲尼式古琴,局部有蛇腹断,腹内有“成化二年”款。这张琴是李宣三赠给琴家黄孝胥的。我曾在博物馆上弦弹奏,声音清越响亮。
  《崂山志》的作者周至元与李宣三是乡邻也是朋友,他有一首诗《题李宣三先生小像》:花前聊以寄幽情,移取瑶琴膝上横。潇洒丰神何所似,寒潭秋水共澄清。翛然道貌已超尘,落落旷怀更绝伦。若论平生诗酒兴,青莲定会是前身。
  关于李宣三“好道”,有一本画册也能佐证。1930年,青岛的“少海书画社”出版了一本画册,上面印有青岛几位书画家的作品。其中一幅是李宣三的山水画,画旁介绍“李君宣三,山东即墨人。工山水,与石君玉之为忘年交。用笔苍劲,不事渲染,自得其真。蓄发好道,黄冠野服,不问理乱,为世外异人”。“黄冠”是道士的代称,看来李宣三在日常生活中是常常穿道装的,其“好道”之心可见一斑。
  清朝末年,崂山派古琴艺术的发展仍然繁盛,崂山的道观里有许多古琴高手,太清宫的韩太初、庄紫阳师徒,白云洞的李昱庆、阎全德师徒,名气都很大。根据李宣三“好道”和常到崂山弹琴这两点来考虑,他很可能是学琴于崂山的道士。
  李宣三,给我们留下了《琴学管见》,还有一把“幽涧泉”。
 

大家最喜欢看
首页头条
24小时排行榜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备案号: 鲁ICP备15020372号-1|鲁公网安备 37028502160105号Copyright 莱西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