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未成年人溺亡事故的高发期,暑期和汛期即将到来,我市辖区内水域众多,对于缺乏游泳技能和自救知识的孩子而言,前一秒是消暑的水塘,后一秒却可能变成夺命的深潭,防溺水如何织牢织密安全“防护网”?近日,记者到部分水域调查了救援设施设置情况以及防溺水安全教育开展情况。
救援设施丢失现象堪忧
从去年6月份开始,莱西市蓝天救援队在市内各处开放水域设置了溺水救援设施。但这些救命的绳索刚放置就遭盗窃,短短十几天时间,救援绳索丢了十几根,钢锁也难逃毒手,蓝天救援队不得不重新安装。
近日,记者在北京东路南侧洙河东岸看到,尽管警示牌上醒目地写着“本设施仅用于溺水救援,请勿挪用我和带走”,但救生圈已经垂在地上,救援绳索也不翼而飞。随后记者走访多个救援设施安置处,发现大部分救援设施存在丢失或破损现象,仅有一些偏僻水域的救援设施保存完好。
据了解,蓝天救援队设置的溺水救援设施包括救援警示牌、救生圈和长达15米的水域专用救援绳索,大约价值180元。水域专用救援绳索不同于普通绳索,救援绳索在抛掷于水中时能够漂浮于水面,确保溺水人员看得到、抓得到,为落水者赢得救援希望。“最严重的情况是上午安装,下午就丢失,丢失速度比安装的速度都快。你拿走的可能是落水者的一条生命,在此呼吁广大市民,一起保护我们的救援设施。”市蓝天救援队队员尹腾飞说。
丢失救援绳索的救援设施安置处。
主动一步 防患于未然
“我们的目标是在全市境内各处开放水域安装1000组溺水救援设施,但由于重复安装,目前的进度只达到300组。”市蓝天救援队队员吕海滨说,“救援设施都是我们队员内部筹集和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的,虽然屡盗屡装,屡装屡盗,但我们不会因此停下公益的步伐,目前我们重新筹集了2000元的资金,对破损缺失的救援设施进行更换和补充。”
防溺水工作“人人有责任,人人有担当”,公益组织在行动,河道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也是头顶烈日、马不停蹄。“有的河滩部分裸露,水面平静的地方看着并不深,其实水下情况复杂,暗藏凶险。”市河道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张英武说,“为减少溺水事故发生,我们在重要水域的河边增设了防溺水的警示牌,每天与救援队员在开放水域巡视,排查学生上下学路边水域安全隐患,并及时劝离在河边逗留的学生。”
河道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与蓝天救援队在危险水域巡视。
家校共育 撑起保护伞
家长的安全意识直接影响孩子对危险的判断。曾有一例溺亡事故:孩子头一天去野塘捉鱼,家长没有责怪提醒还夸了一句,结果第二天孩子再下水就出事了。家长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对安全教育至关重要。
“昨天我一笔一划手写了一份安全责任状,深刻感受到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学校和社会在努力,作为家长更应该对孩子的安全负责,我现在在家经常跟孩子用玩偶做一些安全教育的小游戏,逐步提升安全意识。”香港路小学学生家长徐女士说,女儿还跟她分享过在学校学的防溺水知识,像个小老师一样教给自己怎样自救。学生防溺水是项长期工作,宣传、教育的常规手段必不可少。“除了发放明白纸走街串巷宣传、溺水事故报道链接转发、防溺水安全警示音频循环播放等传统教育手段,各学校还积极创新,组织开展体验式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市教育和体育局安全管理科负责人封普南介绍说,“学校每学期会开展防溺水教育现场演练,由教官介绍防溺水知识,模拟救护溺水者的场景,指导学生进行求救、互救、自救。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通过理论+实践的方式掌握溺水时基本的应急自救、求助报警方法。”
红十字会走进经济开发区龙水小学开展防溺水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