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莱西青岛国内视频金融房产教育时尚美食美容健康旅游汽车副刊平安魅力工业环境民生媒体理论

“醒眼”与“醒心”

2018-12-26 11:16:20    来源:    编辑:

 马洲兵

  古人在研究睡眠时,认为“能息心,自瞑目”,倡导“先睡心,后睡眼”。其实醒觉上也有个“醒眼”与“醒心”的问题。眼已睁开心还没醒,这不是真正的醒。社会生活中,也有类似眼虽醒而心未醒的现象。比如,有的人见虎一毛而不见其斑、见树摇而不见风、见衣衫而不见人;有的观事睹物分不清轻重与大小,甚至辨不清黑白与美丑;还有的只能看近、看浅、看粗,不能看远、看深、看细。这些多是只用眼看、不用心看的缘故。
  孙思邈在其经典著作《千金方》中提出“息心”,讲究“半醉酒,独自宿,软枕头,暖盖足。”还有人认为,要“勿想杂念”。前者讲的侧重外在环境,后者说的是内心世界。其实,“醒心”又何尝不取决于生态之“清”、心灵之“净”呢?如今党风政风民风不断向好,“醒心”的外在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关键是作为个体需要打扫好心灵卫生,清除掉那些让人执迷不醒的私欲杂念。有了对人民的赤诚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利益的平常心、对法纪的敬畏心,反过来作用于环境,也就形成了醒心的良性互动。
  点眼水有助于眼醒,“喝墨水”有助于心醒。拥有智慧的心,才有明亮的眼。醒心,有时也离不开旁人“叫醒”。人难免有犯困打盹或闹铃不响的时候,领导、同事、家人等“推一推”“喊一喊”,帮助提个醒,可以避免“睡过头”。这些年,要求党员干部习惯在监督下工作生活,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确实是严管中透着厚爱。同志之间都应有这样的“叫醒意识”,多提醒,多敲打,看似与人“过不去”,实则让他“过得硬”。
  《大学》里讲,“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养一番“醒心”的功夫,方能耳聪目明,察细微、看本质、观大势。
大家最喜欢看
首页头条
24小时排行榜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备案号: 鲁ICP备15020372号-1|鲁公网安备 37028502160105号Copyright 莱西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