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教育工作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 以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核心,教育投入逐年加大,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城乡差距不断缩小,教学质量持续攀升,全市教育工作实现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我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11所,其中小学76所、初中2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普通高中3所、中等职业学校2所、电大和特教中心各1所,民办学校有国开实验学校、国开二中2所。全市有教职工7435名,在校学生77193名。全市注册幼儿园156所,在园幼儿13066人。
坚持城乡一体
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改善
扩大城区学校规模。2016年涉及国开学校、济南路中学新建工程及实验小学改扩建工程,均已顺利完成。其中济南路中学计划今年秋季开始招生。共新增学位数3390个,投入资金9285.25万元。
2017年规划建设项目涉及6所学校,其中莱西二中迁建工程已于2016年底正式开工,城关中学、城关小学、城东小学、洙河小学4所学校已完成项目的发改立项批复、项目的设计、勘查招投标工作,目前正在抓紧办理其他手续;开发区滨河小学分校项目土地规划报批手续已报城建局,学校效果图及初步设计图纸已完成。
调整农村学校布局。自2015年以来,共停办了21处规模较小、生源不足的农村小学,农村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对11所镇街中小学进行了迁建、新建或者改建;完成了98所农村学校标准化食堂建设工程,彻底解决了农村学生午餐问题;启动农村改薄学校改造工程,2016年20所改薄学校全部竣工,共投入资金1584.7万元。今年还将按照计划改造18所薄弱学校。
提高学校整体水平。从2016年开始,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美丽校园创建活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全市中小学已全部达到青岛市中小学现代化学校建设标准,全面提升了学校的硬件建设和软件管理水平。
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投资100余万元建立了创客中心,开展创客教育;在4所学校成立了3D打印工作室,组织学生进行3D创意设计实践活动;目前共有100所学校通过青岛市数字智慧校园评估验收,完成率达到93.5%。
坚持改革创新
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推进
以“实施优质带动、促进共同发展”为出发点,积极推进办学模式改革。在全市推行“名校办分校、学区制管理、建立学校联盟、结对帮扶、七年一贯制”等多种办学模式,参与试点学校41所。我市12所学校和城阳区、市北区的各6所学校结成了合作办学对子,建立“区片联动、校际合作、共同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体系。
2016年5月,职业中专正式挂牌“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秋季招收了学前教育和数控技术两个专业五年制大专班,填补了我市高等教育空白。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莱西校区完成调研论证,已经获得青岛市政府批准。与山东省理工大学签订了框架协议,确定在莱西建设汽车研究院。
围绕课程体系、课程建设、课程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莱西七中、实验学校、开发区中学等部分初中已开始选课走班和分层次教学试点,课程整合工作在全市中小学有序展开。正在探讨建立以三所普通高中为中心的“初高中联合办学、贯通培养、对口升学”大学区,探讨研究从小学一年级开设英语课程,从初中一年级开设物理、化学课程的可行性。突出加强实践课程建设,25家学生校外实践活动基地正式挂牌。
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实验学校与莱西七中联合开展的“初高中七年一贯制”学制改革试点扎实推进,这是全国第一所七年一贯制改革试点学校。2所学校在课程设置、课时进度、考核评价等方面已出台了一揽子改革方案,在初高中衔接方面正在进行积极探索尝试。
从2016年起,改革城区义务教育段学校招生方案,调整划片范围,建立了4个招生责任共同体,保证就近入学;进一步扩大高中办学自主权,3所高中采取笔试加面试综合评价的形式自主招收了400名新生。在职业中专首次招收了音乐、美术2个普职融通班,实行学分互认,学籍互转,为学生发展增加了新选择。
坚持铸魂育人
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改革教师补充机制。实施中小学教师聘用制改革,自2014年以来,公开招聘聘用制教师共755人,其中2017年计划招聘277名,招聘人数近几年最多,招收免费师范生1人,2015-2016年,面向全省招聘骨干教师30名,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逐步改善。为应对二胎政策对教师队伍的影响,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招募了100多名聘用制教师,保证课堂教学需要。
加强校长教师交流。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自2015年以来,共交流校长40余名,对符合交流条件的教师进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安排了交流,进一步调动了干事创业的激情。评选出15名农村学校特级教师,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建立起市、镇、校三级培训网络,着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先后组织700余人次到北京、上海、江苏等教育先进地区学习培训,提升校长、教师的专业素质。
支持关爱农村教师。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利用集中培训、网络培训、校本培训等形式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在评先选优、职称评聘等方面最大限度地向农村倾斜。目前,我市班主任津贴提高到每月400元。落实了农村教师镇级补贴,人均增资4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