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传统高考存在的问题,我国启动了高考改革。山东省2017年秋季高中入学新生开始,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进行“选课走班”时,高中生就要提前制定自己的人生规划,为将来的专业选择做准备。
学校招生由“撒网”到“钓鱼”转型
2016年3月份,山东省发布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自2017年秋季高中入学新生开始,考生夏季高考考试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和考生选考的3科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成绩组成,即“3+3”。
“3+3”科目中,语文、数学、外语为全国统考科目,各科满分分值为150分,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2次考试机会。纳入高考录取的等级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爱好,结合高校招生对等级考试科目组合的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等级考试科目中选择。同时,自2020年起招生采用“专业(类)+学校”志愿填报和招生录取方式,探索实行考生一档多投、多次选择的投档模式,增加高校与考生之间双向选择机会。根据方案通知,2017年6月前,山东将出台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方案。
高考改革的相关配套从2017年就会逐步展开。在夏季高考招录批次改革和投档录取模式改革双重作用下,2017年,高考分本科一批、二批录取的方式将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本科批次”。也就是说,除提前批外,高考录取将不分批次。春季高考也将实施按专业类别填报志愿和平行志愿录取模式。合并本科批次主要是为了淡化现有高校批次的概念,不再人为地把高校分批分层。合并后,所有本科高校拥有同样的竞争平台,更加彰显公平,也有利于高校形成自己的品牌和特色等。
山东财经大学招生办主任王燕介绍,“之前学校的招生模式是‘广撒网’,重点宣传学校,如果学生进来好专业录不上,也可以调剂到别的弱势专业。随着高等教育改革,高校内部学科和专业也有了竞争力,现在是‘钓鱼’,只有这个专业‘鱼饵’足够好,鱼才肯上钩。”将来高考录取批次合并之后,这种现象会逐步得到改变,高校内部学科办学水平的竞争压力会逐步加大,这有助于鼓励高校多办特色、优势专业。
理综科目报考专业相对较多
“‘3+3’科目组合,从以前分文理科学习转变为选科学习。按照新高考的科目组合,山东6选3,有20种组合。最终目标是实现‘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打破原有的单一分数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素质教育,也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个性、兴趣、综合素质培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因此,学生的选择权增加了,但也要学会选择。”
这就要求所有学生在选科的时候,就要有初步的升学规划,也要考虑选科的覆盖度。据统计,在浙江,考生选考物理可报考大约91%的专业,选化学达到83.5%,选生物达到68.8%,政治达到57.9%,历史达到62.8%,地理达到60.9%,技术达到70.6%,物理学科的覆盖面最大。
另一方面,熊丙奇建议,高校专业在录取时,对科目的要求不同,3个科目组合会满足绝大多数学校、专业的科目要求。如果学生没有明确的专业选择,在选择学科时,为扩大今后的专业选择面,一是文理搭配,二是若所有理科科目实力差不多,可首选物理,文科科目实力差不多,可首选历史。“统计发现,在新高考中,考生不管怎么选,就是任意组合,都可以覆盖66%的专业。这比以前选文科理科,报考高校志愿,选择空间大大增加。而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说,还有34%的专业没办法报考的。因此,选择学科组合还是要谨慎。”
(青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