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白鸽
带领企业勇攀“小巨人”高峰
于白鸽,德国耶拿大学企业经济学理科硕士,青岛天邦线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2021年成为第十五批“莱西市拔尖人才”。
作为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于白鸽指导企业主持、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6项。主持国标《浸胶芳纶纱线、线绳和帘线拉伸性能的试验方法》GB/T30311—2013、主持国标《浸胶线绳、帘线、纱线直径和定长度重量试验方法》GB/T36798—2018、参与国标《浸胶帘线、线绳动态粘合性能试验方法》GB/T39639—2020、主持行标《同步带用浸胶芳纶线绳》HG/T5651—2019、主持行标《V带和多楔带用浸胶芳纶线绳》HG/T4393—2018、参与行标《橡胶软管用浸胶芳纶线》HG/T4733—2014。以上标准以公司(芳纶)纤维复合材料技术水平为基础,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制定完成,一系列标准的制定将带动浸胶骨架材料和传动带行业的发展,可进一步促进国内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产品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
截至目前,于白鸽已拥有11项授权专利,其中2项是发明专利。她主持开发了新型高硬度浸胶芳纶线绳,改善了芳纶线绳切割、打磨起毛的问题,并将芳纶硬绳的强力保持率提高了10%以上,实现了行业技术的重大突破,一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主持开发了碳纤维浸胶线绳、碳纤维浸胶短纤、芳纶浸胶短纤等多个新产品,并进入产业化推广阶段。
在于白鸽的带领下,天邦线业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近年来,企业橡胶V带用芳纶浸胶线绳产品销售收入复合增长率达26%以上,2021年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全球占有率排名第三。她协助企业获得了青岛市“隐形冠军”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山东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荣誉称号。同时,企业还成为了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青岛市企业技术中心、青岛市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工程研究中心、青岛市高性能芳纶纤维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
冯刚
争做汽车业科技创新的“弄潮儿”
冯刚,现任北京汽车制造厂(青岛)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他先后参与过国家“863”项目,近年来获得数十项专利,所负责的项目曾获北汽集团优秀项目二等奖,被北汽集团授予集团第四批优秀创新型人才三等奖等称号。
在未知领域的研发工作遇到的困难太多,需要经过多次论证、试验、推翻、再论证。作为项目带头人,冯刚主导负责开发过5个以上的整车开发项目(含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项目),其中北汽威望M20、北汽幻速S2/S3、比速M3、比速T5、吉利帝豪GL/GS年度款、氢燃料电池专用车等多款车型获市场畅销。负责开发的高端城市物流车,以氢能燃料电池为动力,白车身采用轻量化外覆盖件设计,车体采用钢铝混合结构,大大减轻了重量,同时将传统的汽车四大工艺更改为两大工艺,该项目获深圳君丰资本4.5亿元投资。
对于汽车产业而言,冯刚坚信没有创新就没有明天,没有技术就没有未来。坚定不移地进行技术创新,也是当下中国汽车产业必须要坚持的事情。目前他正在负责开发北京汽车制造厂(青岛)有限公司的一个平台车型项目,此平台可同步开发7座MPV、7座SUV、承载式皮卡车型。当前开发车型为一款7座MPV、一款9座MPV,一款承载式单排皮卡、一款承载式双排皮卡,四款车型平台化同步开发,下车体和底盘及动力系统大量共用,一方面缩短了开发周期,另一方面降低了开发成本和开发风险。两款MPV计划2022年8月达到量产状态,两款皮卡计划2022年10月达到量产状态。预计整个生命周期内(截止2026年)产品产销量将达到60万台以上,项目前达产后,整个生命周期内的产值将超过500亿元,创利税将超过30亿。立项开发了一款纯电动乘用型MPV(多功能乘用车),填补了省内中大型MPV车型绿色物流、纯电客运的研发制造空白,将为北京汽车制造厂(青岛)有限公司正式跨入汽车行业打好基础,同时也将为莱西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刘志云
玉米高产的科技研发“坚守人”
刘志云,青岛百帝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法人兼总经理,2021年被推选为莱西市人大代表,从事科技推广、科技扶贫、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科技事业。
随着消费结构的升级,鲜食甜玉米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刘志云本着对农业的热爱,以及对鲜食玉米产业前景的看好,决定跨行从事鲜食玉米品种的开发与推广。几年来,她辗转于海南、广州、沈阳等全国各地鲜食玉米测试区的田间地头、温室内外进行鲜食玉米的评价;参加大大小小的博览会100余场,组织下乡推广活动200余场。2017年公司经过多方协调,成功邀请“世界甜玉米之父”他维萨博士,担任企业育种顾问,协助育种团队做好品种开发推广工作,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相继推出“金百甜15”“金百甜28”等多个品种,并多次在南方鲜食玉米联合体试验中表现优秀,获得评审专家的高度认可。2021红色甜玉米“百童丽”在莱西成功推广1000余亩,带动农民每亩净增收2000元,农民种植效益大大提高。
利用鲜食玉米优势,刘志云积极开展“科技扶贫”项目,通过推广“企业+专业合作社”“企业+农户”等模式,将鲜食玉米产加销产业链条分段设置,一般农户分散建基地,专业合作社负责组织生产、技术培训、田间管理指导,园区负责引领示范,骨干龙头企业负责加工、市场营销,将单个种植户同市场有效连接,形成了联结紧密稳定的扶贫带贫机制。帮助夏格庄镇、河头店镇等多个村庄的贫困人员解决就业问题,实现每户创收5000元以上。
刘志云还成立助农服务队,积极开展“送农技下乡”“科技帮扶送温暖”“农业扶贫”等主题活动,活跃在种植户的田间地头,进行“问诊把脉”,将“科技壮苗”“优质高产”“病虫害防治”等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到基地、农户。近几年,刘志云联系科技示范户100余户,辐射带动农户11000余户,同时举办各类培训80余场次,培训实用技术5万人次,实地解决鲜食玉米种植技术难题320多个,推广鲜食玉米新品种2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