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已经得到了进一步调整,农业正朝着集约化和规模化的方向大步迈进。农业产业结构化问题一直倍受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重视,今年他们提出了发展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推进农村发展方式转变的建议。
通讯员 葛伟浩 王晓萍
近年来,我市以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实施为契机,创新农技推广机制,全面推进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逐步建立起市、镇(街道)、村三级一体化、职能明确、机构完善、队伍精干、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农技推广服务网络。
健全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机制,构建农村实用人才支持机制
加快我市新品种、新模式和新业态的引进和推广力度,在全市建设一批科技示范样本点。争取实现村有科技示范主体、镇有科技展示样板、市有展示基地的农业技术推广新体系。我市现有市镇两级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26个(市级14个、镇级12个),基本建立起了市、镇(街道)、乡三级农技推广体系。
通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充分挖掘实用人才在农业农村一线的带动作用,让优秀党支部书记、致富能手、经纪人、“土专家”“田秀才”等现身说法,激励更多农村人才在一线成长成才。同时成立工作督察与考评领导小组,对重点工作定期督察,转变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
加大农民科技培训与服务力度,提高农业科技队伍素质
分类强化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和培训力度,着重加强职业道德培训,打造一支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农村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2010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累计组织培训农技人员1500余人次,年服务农户10万余户。2019年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200余期,培育新型职业农民4040人,惠及5万余人次,大幅提高了农技人员的技能和创新能力。
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技推广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2019年我市启动了益农信息社平台建设,建立了市、镇、村三级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创建了镇街农业技术人员开展科技服务的新模式。对农民开展农业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培训体验服务的“一站式”服务,推动形成互联网+新技术、互联网+新模式、互联网+新业态、互联网+新农民、互联网+新农村的“五新”格局。
加大农技推广投资力度,强化农技推广队伍建设保障
通过将编内人员工资及工作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调动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稳定农技推广队伍。近几年来,市政府一直将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工作内容,先后安排242万元资金为12个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进行了办公用房改(扩)建,配备了速测仪、电脑、交通工具等设施设备,使我市镇街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硬件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农技推广体系的公共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下一步将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大力支持,确保财政投入不断增长,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配备健全的现代农业技术装备和保障农技人员工资待遇,来满足农业技术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