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家车企为“金九银十”准备的产品攻势还在继续,看上去,无数中国汽车人关于“从汽车引入国变成汽车输出国”的梦想,正在一点点的变为现实。面对海外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与汽车芯片短缺的不利条件,中国汽车出口却实现了逆势增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国内汽车企业共出口18.7万辆,环比增长7.5%,同比增长1.6倍。据海关统计,今年1-8月,汽车出口131.8万辆,同比增长117.5%,金额1377亿元人民币,增长111.1%,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均创同期历史新高。
“近年来我国汽车质量、技术、品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逐步增强,出口增长较快。”9月16日,在商务部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商务部财务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我国汽车出口快速增长,主要受三方面因素拉动:一是全球汽车市场回暖,二是新能源汽车出口带动作用明显,三是我国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正如每一年汽车市场的“金九银十”印证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稳中有升的汽车出口,则意味着中国汽车工业乃至中国经济“稳”的基础和“进”的因素持续累积,同时高质量发展的格局也在加速形成。
出口逆势增长背后,藏着中国汽车的自强心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去年全球汽车销量下降了13%,于是今年迎来了恢复性增长。据世界汽车组织统计,今年上半年全球汽车销量3560.4万辆,同比增长了28.2%。
更重要的是,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据统计,今年1-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7.3万辆,同比增长4.5倍,对汽车出口增长的贡献约20%。而在8月的汽车出口中,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贡献度为35.2%。
一方面,自主品牌企业加大力度推出新能源车型,同时加快了在海外市场布局的步伐;另一方面,特斯拉等部分外资企业加大在华投资力度,打造新能源汽车出口基地。
“应当说,现在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好时机。”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告诉记者,目前欧洲市场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力度,市场潜力巨大,因此蔚来、小鹏、上汽等中国品牌的进军计划恰逢其时。
他表示,与德系、日系等外资品牌相比,中国车企在新能源领域尤其是纯电动车上发力较早,在产品研发、质量验证以及动力电池等产业链布局上都有较为明显的优势。“有过硬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中国品牌才敢进军欧洲这样的成熟汽车市场。”
“无论从通胀周期还是经济周期来看,全球的汽车需求景气度在上升。作为最早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的国家,中国供应链的稳定性不言而喻。既有许多外国车企纷纷在中国进行长期投资,将最先进的新能源汽车生产线搬到中国;同时中国车企也敏锐地抓住了新能源汽车转型的契机,用日益多元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满足当前全球高涨的市场需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教授认为,中国汽车工业为满足全球汽车产业链“保供”大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分析说,智能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将是一个长期的、不可逆转的过程,中国的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供应商应当瞄准这一趋势,加快技术创新,完善产能布局。“新冠肺炎疫情让全球市场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因此维持中国汽车工业的繁荣,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多的技术创新和更长期的投入。”
事实上,自主品牌汽车正在借助电动化转型进行“换道超车”。一组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国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渗透率高达28.4%,传统豪华车品牌的新能源车渗透率14.2%,而主流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2.2%。
根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8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561.2万辆,同比增长36.7%,市场份额达42.8%,同比上升了6.5%。其中,海外出口大涨也是拉高其市场份额增长的重要因素。
“中国汽车品牌已经实实在在地走向了海外市场。现在海外的汽车消费市场在逐渐恢复,这给中国汽车品牌的出口提供良好基础。同时,中国汽车品牌的产品竞争力也有了明显提升,在海外市场逐渐建立了较好的口碑。”许海东表示,中国品牌乘用车的逆势增长,除了自身的品牌力在提升外,海外出口的提升也是拉高其市场份额增长的重要因素。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车企已在全球建立了1.1万个营销网点,汽车出口前10大企业中有8家出口增速超过100%。
以中国车企出口海外的领跑者上汽集团为例。今年1-8月,上汽集团海外市场销量超过37万辆,同比增长106.4%,稳居中国车企海外销量冠军。值得一提的是,上汽MG品牌海外销量达到18.2万辆,同比增长83.9%,其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销量占比近4成,成为“中国单一品牌海外销量冠军”。
“作为中国唯一一家有系统、有规划、成建制‘走出去’的汽车企业,上汽已经建立了集研发、营销、物流、零部件、制造、金融、二手车等为一体的面向全球市场的汽车产业链,为快速拓展海外业务奠定了坚实基础。”上汽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十三五”期间,上汽在自主研发方面投入了近600亿元,形成新能源、智能网联等创新技术优势,并以打造差异化竞争力。
有人说,中国汽车“走出去”离不开综合国力的提升。事实上,在“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智造”的征途中,在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中,作为工业集大成者的汽车企业不仅要确保生产工艺满足国际一流标准,还需要具备雄厚的技术储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车企无疑需要书写更多拓展海外市场的范本。
从汽车追赶者到新兴技术领跑者
“‘从汽车引入大国变成汽车输出大国’,这是所有中国汽车人的共同愿望,全球市场才是我们真正的星辰大海。”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曾公开表示,由于国内市场已经是竞争趋于白热化的“红海市场”,自主品牌“走出去”是必然趋势。
在他看来,中国品牌走出去“还需要补课”,但也要运用好自己的独特优势。 “在家电、智能手机等领域,中国品牌已经成功走出去,现在轮到中国汽车了。”
在不久前开幕的2021慕尼黑国际车展上,长城汽车旗下的魏牌与欧拉正式发布欧洲市场战略,宣告进入欧洲豪华汽车市场与新能源汽车市场。
“今年8月,伴随着第三代哈弗H6、哈弗初恋、长城炮的海外上市,长城汽车在许多国家的布局与发展都取得了突破。”长城汽车相关负责人坦言,面对风云诡谲的市场变化,除了要竭尽全力降低芯片供应不足造成的产能影响,也要想办法让海外经销商等合作伙伴树立信心。
“汽车具有天然的全球化属性,中国品牌走出去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也是中国车企不断向上发展的必经之路。”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当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时,中国车企才算真正参与到了国际竞争。
“海外市场的情况往往比较复杂,更需要我们打造差异化竞争力。”一位接近上汽集团的人士告诉记者,上汽集团在欧美等成熟市场以新能源汽车为切入点,在泰国、印度、印尼等新兴市场则侧重于探索智能网联技术落地。
据透露,今年1-8月,上汽MG品牌在欧洲发达国家销售新能源车近1.9万辆,同比增长133%,在英国、挪威、丹麦、冰岛等欧洲市场位居前列。另一方面,“i-Smart”智能网联系统深受泰国、印度、印尼等国消费者欢迎,已经在超过30种的海外车型上使用,激活用户超过13万。
“目前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已进入全球70余个国家和地区,并打造了伦敦、硅谷、特拉维夫3大研发创新中心,以及泰国、印尼、印度、巴基斯坦4个生产基地及KD工厂。一切顺利的话,2021年上汽集团的海外销量将达到55万辆。”她表示,在逐步形成欧洲、澳新、中东、南美和印度五个“5万辆级”区域市场的基础上,2025年上汽集团将挑战“海外年销量150万辆”大关。
在崔东树看来,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的一路上行,体现了中国汽车产业的世界竞争力在大幅提升,“随着中国车企在电动化、智能化等技术领域不断创新,未来中国汽车出口仍有巨大空间”。
统计数据显示,8月,国内汽车企业出口18.7万辆,同比增长1.6倍,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贡献度为35.2%。
不过,特斯拉一家就占据了极大的比重。今年8月,特斯拉从中国出口的新车约3.14万辆。截至目前,特斯拉已经从中国出口了9.75万辆汽车至欧美、澳大利亚、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虽然这部分新能源汽车出口包含了特斯拉的出口量,但无论怎么说,这都体现了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制造体系的强大。”有业内专家分析称,考虑到中国在动力电池等核心零部件供应链上拥有一定的优势,同时国内新冠肺炎疫情也控制较好,中国汽车企业也要抓住新能源汽车出口的机遇。
事实上,已有多家专注于纯电动汽车的造车新势力加速布局海外市场。今年5月,蔚来发布了挪威战略,宣布正式进入欧洲市场。第一批蔚来ES8预计9月在挪威完成交付。
“随着中国成为引领全球智能电动汽车发展的技术高地,中国智能电动车企也将迎来全球化的最佳机遇。”在小鹏汽车第二季度财报会上,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从2023年起,每年至少推出2~3款同时支持国际市场的新车。
截至今年6月底,小鹏G3已出口至挪威约500辆,首批小鹏P7也已开始“发货”。
掘金海外市场需要闯过几道“生死关”
从昔日蹒跚学步的追赶者,到今天勇于“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探路者,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企业迈着坚定而有力的步伐,努力成为继高铁、智能手机后新的“中国制造名片”。
“面对汽车芯片短缺,前期不少外资企业因为某些自身限制,只能减产甚至停产,但中国自主品牌车企通过一些灵活的方法,保障了自己的生产需要。”中汽协副秘书长李邵华提醒说,经过前几个月在流通环节的资源争抢,现在许多汽车芯片在流通环节已经枯竭了,“通俗地说就是,汽车芯片供应链的‘蓄水池’没什么水了。所以可能接下来中国车企在供应链资源上的优势不会那么明显,这就需要所有企业做好相应准备。”
“解决供应链问题往往需要多管齐下。比如当前全球汽车制造的瓶颈是芯片,那么国内的相关企业应该加快技术研发和产业布局,想办法提升汽车芯片的国产化能力。”盘和林建议称,除了汽车芯片,中国汽车工业还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持续发力,着力在锂电池材料、三电系统等环节取得突破。
“鉴于汽车产业链长、供应环节多,相关企业应该有‘国内国外一盘棋’的思维。”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独立研究者曹广平分析说,国内车企及零部件企业要“外防疫情,关注芯情,紧盯行情”。
他说,首先要防止企业内部及所在地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干扰,其次要关注汽车芯片等零部件供应链的完整,最后还要紧盯国内外市场变化的行情。“比如当某些区域的新能源车市逐步兴起时,我们要有产品能持续发力,填补这个市场空白。”
“当前我国汽车出口猛增,应当说是中国自主品牌长期的海外布局终于厚积薄发。”曹广平评价说,上汽、长城、奇瑞等自主品牌在海外长期耕耘,建立了不少生产基地与销售、售后服务网络,长期的厚积终于迎来了收获的时刻。
但也有业内分析人士表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尚小,且还未形成世界级品牌,境外风险防范难度比较大。“疫情、汇率、贸易保护主义、当地经济政治环境……这些因素可能变化极快,企业出海还是应该谨慎布局。”
此外,保护知识产权、维护数据跨境传输安全以及降低物流成本等问题,也是中国车企出海前需要闯过的“生死关”。
束珏婷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支持汽车企业建设国际营销体系,编制发布中国汽车贸易高质量发展报告,有序扩大二手车出口,同时进一步规范汽车出口秩序,为推动汽车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诞生130多年来,动辄拥有上万个零部件的汽车,将多个国家的供应链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当越来越多的新车搭上“中国制造、出口全球”的快车,对于这条漫长链条上的每一个中国汽车人来说,既获取了报酬,也为他人和社会创造了财富,或许也拿到了跻身更大舞台的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