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按照“作风能力提升年”部署要求,强化担当、主动作为,下沉一线、优化服务,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培育“6+1”产业和重点企业,全力为企纾困解难,将落下的时间抢回来、夺回来。4月份,我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2.5%,实现逆势增长,全市工业经济呈现稳中恢复、稳中提速的良好态势。
全力以“复”加速重启
面对疫情,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第一时间进驻防疫物资储备库,全力保障防疫物资储备充足、供应高效、流转有序。疫情期间,防疫物资储备仓库各类防疫物资累计入库540万余件,累计出库565万余件,涉及物资30余种。自3月19日启动复工复产,各级各部门主动发挥作用,积极协调各方,为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帮助企业克服员工返岗、原材料产品运输等困难,企业坚定信心,加班加点满负荷生产。仅用10天时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基本实现复工复产,截至目前,全市共4000多家企业实现复工复产,规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率达到99.7%,办理通行证200余张,开具不可抗力证明60余份,将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真金白银”纾困解难
产业链供应链平稳运行是经济发展重要保障。复工复产期间,我市紧盯重点企业,实施“一企一策”纾困解难,全力保障企业水、电、气等生产要素供应,助力企业增产扩产。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通过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订单、用工等情况,形成问题困难台账,帮助企业找订单、稳供应,共计解决问题50余个。并会同交通、公安等部门,做好企业货物、原材料物流运输保障,先后为雀巢、北汽制造、住电线束、吉明美等企业解决原料运输、职工住宿等问题。此外还汇编印发青岛、莱西两级《关于提振企业信心加快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组织推荐10余家企业申报“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山东省绿色工厂”“山东省首台(套)企业”“山东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多项省级以上项目,争取青岛市级加快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奖补资金4747万元,近日将通过“不见面”兑付的方式发放到企业手中。
培优培强倍增突破
按照青岛市“重点企业倍增工程”“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我市坚持“选好选优、培优培强”的原则,积极开展倍增企业和新兴产业培育工作,力争通过3年努力,推动企业实现规模倍增。一季度,12家倍增企业产值增速高于全市7.5个百分点。同时在新能源汽车、石墨新材料等“6+1”新兴产业持续发力,加大了对北汽制造、国轩电池、洛唯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链主企业的培育力度,从要素供给和政策保障上给予全力支持。一季度,全市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分别增长92.6%、72.6%、19%,有力带动了全市工业经济发展。
编后: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无论是复工复产,还是下沉一线办实事,又或是培育“6+1”产业和重点企业,再好的发展战略,不抓落实只会沦为一纸空谈。“十四五”的大幕徐徐拉开,建设富强莱西的大旗高高举起,只有发挥好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才能把高质量发展“总蓝图”变为“实景图”。
实现结构优、经济强,建设富强莱西,离不开实体经济的长足发展,建立结构优化、动能强劲的现代产业体系,更需要各级各部门以“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敢趟改革的“深水区”,敢闯发展的“无人区”,稳扎稳打,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为莱西高质量发展闯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