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青岛海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药品包装厂房,28岁的王强(化名)正带着防菌口罩和手套,和工友们一起娴熟地对药品进行包装和入箱。王强是姜山镇双桥村人,因年幼时患大脑炎留下了后遗症,不能和正常人一样参加劳动。2014年,全市开展建档立卡精准识别工作,王强一家被纳入贫困户。如今,王强通过我市“企业带动+扶贫”模式有了新工作,月工资3200元,成功脱贫。在我市,还有诸多像王强一样的贫困户,他们在我市 “N+扶贫”模式的帮扶下,实现了脱贫致富。
“让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个贫困(经济薄弱)村摘帽”是我市今年扶贫工作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今年来,我市创新实施了 “N+扶贫”9种扶贫模式,灵活发力,让我市扶贫工作切实扶在“点”上,帮在“根”上。据统计,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5319户、10491人,已脱贫退出4543户、8962人,户脱贫退出率达到85.4%。2016年初剩余1121户、2143人,已脱贫345户、614人,退出率达到30.7%;剩下的776户、1529人将于今年底前全部脱贫。
企业带动恢复贫困区“造血”功能
如何让农民脱贫,不返贫,奔小康?在全市,一场由企业带动的扶贫行动正在全面展开。
西屯村是我市姜山镇经济薄弱村。“自从村里建了文化广场,村民就有了好去处,一早一晚闲暇时间,大家聚在一起扭扭秧歌跳跳舞,感觉神清气爽充实多了,邻里关系比以前更和谐了,像卫生环境整治等集体事务逐渐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西屯村党支部书记赵维先介绍说,这些变化多亏了“企业带动+扶贫”精准扶贫模式的实施,企业帮助村庄建了村民文化活动广场、安装了治安视频监控和路灯,一下子使西屯村由一个脏乱差的落后村迈入了一个环境整洁的美丽乡村。
“园区+薄弱镇、大企业+贫困(薄弱)村、企业+贫困户、企业+贫困大学生、慈善协会+贫困户……我市姜山镇发挥大企业多的优势,引导企业参与脱贫攻坚,帮扶41名贫困人员和残疾人到企业就业,帮助35个贫困户脱贫,资助30多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对毕业后有意愿的贫困大学生优先吸纳就业。此外,我市还建立了强镇带动弱镇、强企带弱村等帮扶机制,通过对口招商、园区带动等方式,将帮扶范围拓展到园区共建、企业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目前,马连庄、河头店、院上、日庄4个经济薄弱镇落户在姜山工业区的项目共计23家,累计帮扶4个经济薄弱镇增加财税收入1430多万元。
产业服务实现村集体和贫困户“双增收”
天蒙蒙亮,店埠镇后屯村的李茂盛站在地头,看着田地里长势茂盛,随风摇摆的胡萝卜缨子,脸上展现出笑容,因为他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李茂盛早在2011年,因为一场车祸致使手脚丧失了劳动能力,家庭一度陷入了贫困。而今,他承包的6亩地种下的胡萝卜丰收在即,李茂盛心里有了底。他掰着手指头跟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亩土地的流转费是1000元,每亩胡萝卜能给他带来1.5万元,除去胡萝卜种植成本3500元,只这一季他家收入就能达到6万多元。李茂盛把这一切归功于政府实施的“精准扶贫”。店埠镇依托青岛前后屯胡萝卜专业合作社的组织优势和两万亩国家级现代农业园的产业优势,流转24个村庄的土地5000余亩,其中流转贫困户土地104.27亩,实现村集体和贫困户“双增收”。园区共吸纳贫困人口业151人,农忙季节每人每天收入200元,全年实现人均收入6000元。据统计,目前我市还培育形成了院上油桃、马连庄甜瓜、河头店苹果、日庄葡萄4大优势产业,推动农业“接二连三”,放大优势农产品增值效应,增强了镇域经济发展产业竞争力。
资金整合改善贫困村生产条件
经济薄弱镇日庄镇在建设沟西村高效农业园区大棚项目时,集中利用傅家庄、西埠、沟东等13个贫困村庄的扶持资金650万元,共建造钢结构连体大棚9栋。项目主体建成后,由13个村庄联合对外公开招标出租,项目招租所得收益,在日庄镇政府的监督下,先支付农户土地流转费,并预留5%费用用于维修大棚设施,剩余利润由13个村庄平均分配,作为集体收入。目前,全市共整合“小农水”、“一事一议”等各行业资金1700多万元,在贫困(经济薄弱)村建设农田水利项目66个,增加和改善灌溉面积5000多亩,架设农电线路35公里,有效改善了经济薄弱村和贫困村的水、电、路等农业生产条件。
贫困村、贫困户情况千差万别,扶贫开发工作就必须立足当地资源、环境条件和产业基础,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市扶贫办主任赵明江告诉记者,今年我市创新实施了企业带动+扶贫、产业服务+扶贫、 旅游开发+扶贫、土地整合+扶贫、资金整合+扶贫、电商拉动+扶贫、党建统领+扶贫、行业统筹+扶贫、社会助力+扶贫九种“N+扶贫”模式,根据各镇、各村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把扶贫的力量精准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正真做到扶在‘点’上,帮在‘根’上。”。
(王玉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