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版:要闻总第3218期 >2023-09-22编印

“生态包袱”变成“绿色财富”
我市平稳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
刊发日期:2023-09-22 阅读次数: 作者:韩林娟  语音阅读:

  莱西融媒9月21日讯 近年来,我市积极践行绿色循环种养理念,构建“以地定养、以养肥地、种养对接、就地消纳”的种养循环体系。目前,全市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达到100%,畜禽粪污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94.3%、97.1%,创建种养结合示范基地315家,辐射面积达到10万余亩。

  种养殖业一头连着农民的“钱袋子”、市民的“菜篮子”,另一头连着绿色生态发展的“新路子”。我市坚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突出高质量发展,把握可持续发展要求,采取畜禽粪便自然发酵、有机肥生产、沼气生产等技术,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打通种养循环堵点,促进粪肥还田,实现变“废”为宝。同时,积极引导农户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深入挖掘农作物秸秆价值,探索农作物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新路径,实现农作物秸秆从“一烧了之”向“点草成金”转变。

  作为奶牛养殖和粮食生产大县,我市现有规模奶牛养殖场141家,奶牛存栏量5.41万头,玉米种植69.8万亩,小麦种植75.85万亩。据测算,发展种养循环模式,平均可减少农田化肥施用量6公斤/亩,节约农作物种植成本约18元/亩,比一般农田产量增加1.5%左右,生产成本显著降低,生产效益明显增强。

  思路一变天地宽,“生态包袱”变成“绿色财富”。在姜山镇青岛汇萃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养猪场,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尾菜等化为“口粮”,成为蚯蚓的营养餐。在沽河街道青岛雪源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示范温棚,利用养殖蚯蚓,每天处理粪污10方左右,进而产生种植业所需的有机肥;长大成熟后的蚯蚓被加工成蚯蚓蛋白系列产品,衍生出新的产业,大大提高了附加值。这种“蚯蚓养殖——有机种植”的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模式,推动了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互融共进。

  按照“瞄准绿色发力、推动绿色崛起”的发展理念,多个项目纷纷落地,成为推动我市循环农业发展的动力源。“河头店镇与中集能源(莱西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合作,沼气工程中心、有机肥生产车间、生物天然气(LNG)提纯中心等项目建设正加快推进,将于12月份竣工投产。项目建成后,年可处理各种畜禽粪污48万吨、农作物秸秆6万吨,进一步实现种养殖业协同发展、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莱西融媒APP

微信图片_2023013015383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