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融媒7月25日讯 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基层农技推广应用是科技兴农的关键。近年来,我市通过组织实施粮食高质高效创建活动,一批优质高效良种和配套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农业的绿色发展取得良好成效。我市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拥有“三品一标”农产品190个、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家,全国最大的村级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东庄头蔬菜批发市场。花生加工出口居全国县级市前列,打造了20万亩高效设施蔬菜种植区,是胶东地区蔬菜集散地和青岛市的“菜篮子”,以避雨设施葡萄为主的设施果业发展迅速,全市果园面积21.85万亩,成为山东省存栏奶牛数量最多的市和全国重要的奶源生产基地,全市大牲畜存栏17.3万头,肉蛋奶总产量居全省县级首位。
体系改革奠定发展基础
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是绿色农业发展的关键一步。我市通过整合原农业、畜牧、水产、农机等部门业务科室,成立市级农业服务中心、畜牧服务中心和农机服务中心,镇级成立12处农业服务中心和12个社会化服务中心,村级选配村级农技员和特聘防疫员,逐步建立起市、镇(街道)、村三级农技推广服务网络。印发《项目实施方案》为项目实施提供依据,成立由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农机化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指导专家组,与农技人员签订服务合同,农技人员与所指导的科技示范户签订技术指导合同,聘请市镇村三级农技人员包村,明确农技人员的服务区域、服务内容和服务要求,与服务对象建立日常联系机制,推进主推技术快速落地。每户示范户均张贴“中国农技推广”日历宣传彩页,标注农技人员姓名和联系方式,确保示范户随时联系农技人员,加强示范户与农技人员之间的互动与沟通。
完善保障发展畅通制度
完善的推广制度是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保障。我市建立农技推广责任制度,明确农技推广机构和农技人员的服务职能责任,特别要求每位农技人员包1个村、联系10名农户,辐射带动100户以上。建立农技推广考评制度,由服务对象和辐射对象参与考评,将农技人员的工作量和进村入户推广技术的实绩作为主要考核内容,量化考核指标,实行工作日志。建立多元推广制度,大力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探索建立科技服务点、研究生联合培训基地,鼓励农业专业合作社等中介机构开展社会化服务,促进推广形式多元化。
通过镇街推荐、专家评审等方式确定种养结合、农机与农艺结合、引领性技术集成熟化与示范推广的农业科技基地,每个基地实验示范先进适用技术模式不少于2项,统一树立“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标牌,以基地为载体示范推广主推技术,开展农技指导和培训服务。各镇街严把遴选标准,推荐科技示范主体,每个示范主体实验示范先进适用技术模式2项以上,市镇村三级农技人员进行帮扶技术指导,切实发挥对周边农户的辐射带动能力。
加大农技推广到户力度
让每一名农户掌握农业技术,才能更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我市深入推进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基于北斗导航智慧麦作技术、生物可降解地膜等引领性技术集成熟化与示范推广。构建了“专家+农技人员+示范基地+示范主体+辐射带动户”的链式推广服务模式,实现主推技术精准进村、入户到田。充分利用基层农技推广项目、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三夏三秋”、果树全程机械化、病虫害统防统治、无人机大赛、标准园创建等现场观摩会、技能大赛,推进技术快速应用。
经过不懈努力,我市农技推广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基层农技人员普遍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学习交流和业务指导,注册使用中国农技推广APP比例达到100%,并采取科技赶集、送资料下乡、召开培训会议等途径,宣传农技推广工作和知识。
绿色农业实现多点突破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抓好主推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和新装备的推广应用,农作物良种覆盖率不断提升,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95%、水产良种率达到85%。2022年,全市小麦高产技术示范田亩产达806.02公斤。深入推进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北斗导航智慧麦作技术、生物可降解地膜等20多项引领性技术集成熟化与示范推广。加快推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生产,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39万千瓦,其中大(中)型农拉机达8146台,联合收获机3126台;各类配套机具达到10万余台(套),全市机械化水平今年预计达到91.5%。
以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行动为抓手,在粮食、果品、蔬菜优势产区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技术措施,累计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面积10万余亩、有机肥替代化肥实施面积8万余亩,全市主要作物化肥施用量较去年同期降低3%-4%,肥料利用率达到40%。依托全国果菜茶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苹果试点县创建优势,以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和科学用药等综合技术为主,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创建、小麦“一喷三防”等项目,建立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18个,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达到180万亩次以上,全市绿色防控率达到50%以上。
创新驱动发展循环农业
以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市场化、产业化为主攻方向,多渠道推进畜禽粪污和秸秆综合利用。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为契机,大力推广畜禽粪便自然发酵、直接还田、有机肥生产、沼气生产等资源化利用技术,建设中清能、沃田宝等大中型粪污处理中心8个,全市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达到100%,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4.39%。积极探索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新路径,争取联合国可持续农业机械化中心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
农业科技迭代换新
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多层次载体,构建线上线下农技指导服务立体化格局,示范推广基地建设取得了突破。院上镇七岌无核葡萄专业合作社的避雨葡萄棚设施技术实施示范基地、青岛七好营养科技有限公司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集成整装及应用基地、多宝鱼养殖联盟以及青岛西山阳光果蔬专业合作社等示范基地入选全市典型案例。通过高效精准培育,把示范主体打造成主推技术应用的主力军、“永久牌”农技服务专家队伍,切实发挥了对周边农户的辐射带动能力。2022年以来,相继启动“百名农技人员下乡促春管”“农业科技促进年”等活动,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展科技下乡12场,举办小麦籽粒机收、保护性耕作、动植物疫病防控等培训班80余期,参观人数达到2.8万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培训农技人员413人,开展农民技能培训4246人,高素质农民培育580人,辐射带动8万余人次。
我市始终将农技推广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致力破解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充分利用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把先进适用技术送到生产一线,加速科技成果在农村基层的转移转化。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莱西融媒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