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融媒7月4日讯 走进水集街道永兴街社区,一条条被画满丰富教育宣传内容的“文化胡同”映入眼帘。“文化胡同”的创办者——91岁的昌德松是一名退休教师,也是一名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以社区为教育平台,自2008年以来积极创办文化庭院、社区书屋、社区路边书报阅读服务站等,为社区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像昌老这样的好人好事、志愿服务,社区采取自己申报或干群反映,评估后,按标准量化计入道德积分。”水集街道永兴街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守全说。
“好人好事政府给了‘说法’,让‘无名英雄’们获得了社会认可。”我市道德积分制实施后,昌德松因为常年活跃于水集街道永兴街社区服务一线,累计获得道德积分在全社区最高。
昌德松所说的“说法”,是我市在道德评价领域实行的创新举措,即探索推行道德积分制,建立统一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
“志愿服务具有自愿性和无偿性的特点,但并不意味着志愿服务不需要正向激励。”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全国各地都在探索开展符合基层实际、贴近群众生活、满足社会需求的志愿服务新模式,“上善莱西”就是其中之一,志愿者参加志愿活动后会根据志愿活动时间发放一定的积分,积分可在系统中享受权益。
我市在“上善莱西”平台嵌入德助联盟志愿服务点单体系,以现场打卡的形式统计志愿时长直接录入积分。同时,创建市场化思维的变现路径,搭建德益联盟回馈机制,激活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并重的市场化“源头活水”,让道德积分真正“流动”起来,充分激发起市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
有了道德积分的引导,志愿服务得到官方认可并列入全国信用平台,发展公益组织、人人争当志愿者有了支撑。
“我们参与志愿活动后,通过上传‘上善莱西’平台,会为志愿者录入道德积分。我们可以去德益联盟商户进行积分兑换,换购商品。”小雨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志愿者张帆表示,这是对志愿者工作的肯定,也激发了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德者有得。
聚沙成塔,滴水成海。目前,全市已建立各类志愿服务队伍470余支、志愿服务小队2000余支,登记在册志愿者总人数达13余万人,形成了丰富的道德实践养成体系,一幅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乡村善治图景正在莱西大地铺展开来。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莱西融媒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