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版:副刊总第3109期 >2023-03-07编印

咸怀良传记
刊发日期:2023-03-07 阅读次数: 作者:莱西市情  语音阅读:

  编者按:莱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先后涌现出了咸怀良、张梦鲤、张嗣诚、张嗣谟、左懋第、张重润、沈迅、王丕煦等一大批先贤名士。他们似一颗颗夜空中的星星,在古今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笔,为莱西赢得了美誉。即日起,本报开辟“莱西先贤录”专栏,充分展示莱西先贤事迹,传承优秀本土文化,以先辈精神之光,照亮莱西发展前行之路。

4版.jpg

  咸怀良(生卒年不详),字廷遂,号纳庵,祖居莱阳,其后裔于清代迁居莱西马连庄村。明隆庆年间进士,官至大同兵备道、陕西山西按察司佥事。

  咸怀良的二世祖咸惟一,元末携家到莱阳任训导,遂定居莱阳,明初致力训诲,颇有教化之功。咸怀良的祖父咸大昌,明正德年间以贡生任常州府江阴县主簿,廉能有声。父咸福,为庠生,以子贵获赠奉政大夫。

  咸怀良出身书香门第,有志于学,最精于《书经》,学问广博,文采过人。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中举人,隆庆二年(1568)中进士。得授南直隶霍邱县知县,后升任陕西平凉府同知、南直隶凤阳府知府。后奉旨为钦差赴山西,任巩昌府、大同府兵备道,整饬军务。咸怀良50岁后,奉召入京任户部员外郎,不久又奉旨出京任陇右道,巡视和管理茶马古道的商务,并负责管理陇右的屯田事务。随后升任陕西按察司佥事、山西按察司佥事。万历九年(1581),咸怀良在山西按察司佥事任上致仕,一生仕途通达。

  咸怀良告老还乡后家居,第二年(1582)即应莱阳知县程时建邀请主持编修《莱阳县志》,万历十五年(1587)三月完成,是莱阳的第一部地方志,史称初志。该志设八卷,分为天文、地理、民政、风俗、名宦、乡贤、艺文诸篇。参与修志的还有张梦鲤、孙旬、左之宜、谭仲顼、宋兰、赵柚、王纳谟、赵密、左之龙、刘兆文、咸怀忠等,都是当时的地方名士。其中庠生谭仲顼(后于万历年间成副贡),万柳村人,亦受县宰委托参与编撰与总纂,负责编次,用力尤多。而今,万历《莱阳县志》已佚,但主编咸怀良和知县程时建的两篇序文还在,在康熙《莱阳县志》和民国《莱阳县志》里均有转载,是研究咸怀良生平的重要史料。

  咸怀良在城内居住期间,与县令及地方名流交游甚多。莱阳城西北里许有座石山,孤峰挺秀,称为亭山,是县城屏障,景色宜人。康熙《莱阳县志》山川名胜篇记载:“亭山在县北里许,俗传仙人结草亭于上,因名。邑进士咸怀良、张梦鲤相继筑石亭、建堂阁于山麓。”咸怀良修完《莱阳县志》后,雅兴正浓,便出资在亭山之巅建石亭二座,以供邑人休憩。东亭命名为“友谢亭”(谢指谢灵运),西为“访真亭”(真人即神仙),亭前山径蜿蜒,各配有石坊一座,一曰“玉笋蓬壶”坊,在友谢亭前,一曰“瑶参仙丈”坊,在访真亭前。皆有访道求仙之意。咸杯良建成双亭后,便经常携文朋诗友登亭山以骋怀,亭山遂为邑人雅会之地。明末清初莱阳文气荟萃,文人们描写亭山景色的诗文甚多,在康熙《莱阳县志》艺文卷里多有记载。张梦鲤所建堂阁名“郊绣阁”(又名“交绣阁”),是在山麓处建成的一处别墅和书楼,其诗集即名为《交绣阁诗草》(四卷)。到清晚期,亭山上的石亭、石坊尚有残迹可寻,郊绣阁却已不见踪迹。

  亭山地势高耸,后面即为悬崖,下临旌阳河(发源于旌旗山前)。此悬崖东西绵长,石色赤红,十分壮观,其东偏有一个大石洞,也是邑内奇景。在石洞的上面,曾经有咸怀良题写的“小赤壁”3个字,民国时期还在。康熙《莱阳县志》艺文卷里记载:“友谢亭冈背临河水,石壁峭立,有如列嶂,佥宪咸公(咸怀良)临摹小赤壁字,勒石壁间。”万历八年(1580)县丞陈国器写有一首诗《游小赤壁》云:

为爱云山拥翠屏,登临习习海风清。

丹崖千仞曾留咏,碧水一泓可濯缨。

豪兴直须探石髓,谈空谁意进仙茗。

平芜笑对斜阳没,回头尘氛惜独醒。

  这说明“小赤壁”,在咸怀良休官之前就有此名。

  1949年以前,莱阳境内有关咸怀良的古迹还有多处。城内东西大街(旌旗街)上,从西门起第九座牌坊(在大寺街路口西侧),是一座高大的大理石坊楼,两面的画额分别写着御赐的“风纪”“恩荣”字样,下注为“钦差整饬鞏昌府大同兵备陕西山西等按察司佥事咸怀良”,是纪念咸怀良的。咸怀良的墓在城西周家疃村西,墓碑高耸,上有螭龙,下有赑屃,形制巨大。旁边还有三四座龙头赑屃大碑,皆为咸氏名人的墓葬。如今咸氏大茔已经尽毁,了无踪影。(来源:市档案馆)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莱西融媒APP

微信图片_2023013015383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