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一些机构和个人打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旗号,误导家长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过度教育,造成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错误倾向,严重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
当前,家长对于学前教育的关注程度达到了空前的高涨,希望孩子快成材,早成材的迫切心理,促使许多家长提前让孩子早升班、早入学,或提前学习小学课程,进而出现了“小学化”或“超前教育”的倾向。那么,造成家长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呢?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但培养孩子一定要遵循客体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而不应拔苗助长。这类家长普遍存在以下心理:
对孩子的能力认识不足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及周围大社会环境的影响,如今的孩子无论在心理还是生理方面常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早熟”,如:会说出“小大人”般令人吃惊的话;懂得许多大孩子才懂的事情;记忆力特别好,能快速地记住某些东西等,于是乎,家长便认为自己的孩子“聪明绝顶”,应该尽早接受更深一层的教育。殊不知,家长看到的只是孩子某一方面表现出的特质,它并不能代表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已经具备了,足以接受与该年龄孩子不相称的更大的挑战。据专家介绍:孩子的年龄与其能力是成正比的,即年龄越小,能力相对就越弱。正常情况下,一个6岁和一个7岁孩子的能力是绝对不可以相提并论的,他们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心理成熟程度、身体各器官的发育状况、甚至举手投足间都有着明显的不同,所以,对他们实施同样的教育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行为,好比是拔苗助长,到头来,受苦的是孩子,后悔的是家长。
只重智商忽视情商的发展
健全的人格是由智商和情商组成的,在同等智力水平下,谁的情商高,谁就更有竞争力。近期,全国的一项调查发现:目前有一半左右的孩子接受过超前教育,其教育内容主要集中在识字、算术、阅读和英语口语四个方面。家长们普遍认为:孩子嘛,只要学习好就行!道理嘛,长大了就懂了……殊不知,非智力因素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幼儿时期,是习惯形成的关键期,习惯一旦养成,便很难改变,而且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发展。俗话说:改掉一个坏习惯比养成一个好习惯还要难,如果家长只重视孩子智力的开发,而忽视非智力的培养,就会造成孩子在个体素质方面的缺陷。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来说,非智力因素要比智力因素重要得多。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神童”长大后都默默无闻的原因。
走进“立竿见影”式的教育误区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育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教育,要能够等待。就象种核桃,收获又何止是等待3年。一个人从出生到学业结束,直至走向社会,成为一个有用之才,岂是九年、十年所能为?然而我们却往往没恒心等待,往往只想看到当时的收获,不仅是当年,而且是当天。比如,孩子回家后,“今天学了什么?”成了父母与孩子的见面礼,考问的内容大多是识字、算术、阅读等方面的内容,家长将教育片面地理解成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被媒体宣传的沸沸扬扬的“神童”鲍宇阳经历过数次跳级,总共接受了8年正规教育就考入大学,然而,当鲍宇阳接受采访时,行动和话语都不象是一个即将上大学的孩子,待人接物方面并不成熟,甚至还不如同龄人。鲍宇阳的一位任课老师说:“这是个悲剧。他上小学时,在我眼里就是个小孩,可上高中了,还是个小孩,这种超前教育违背了孩子自然的生长规律。”
因此,把目标放在“立竿见影”式教学内容上,其本身是对幼儿的不负责任和失缺爱心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