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版:两会特别报道总第898期 >2012-02-02编印

莱西市国土资源局丹心护国土 浓墨写辉煌
刊发日期:2012-02-02 阅读次数: 作者:lxxwzx  语音阅读:

  今年以来,在莱西市委市政府、青岛市国土房管局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牢牢把握“保障发展、保护资源、维护权益、服务社会”这一主线,创新思路,高点定位,超前谋划,强力推进,国土资源管理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被授予全国“双保工程”2011年行动成效显著单位,“全国国土资源推进依法行政先进单位”、“全国国土资源信访工作先进集体”、“青岛市委市政府依法行政先进集体”,“全省国土资源执法模范市”、“全省国土资源管理先进单位”,“全省国土资源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全省特级档案管理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青岛市级党建品牌”等称号。

  2011年工作情况

  (一)支撑保障科学发展的力度持续加大。一是土地足额供应,确保了项目及时顺利落地。在新增用地指标数量有限,青岛市以上立项大项目相对较少,用地审批政策越来越严的情况下,全年共报批土地7338亩,批地数量位居青岛各县市前列。开辟了“主动协调沟通,全程跟踪报件”的重点项目土地报批“绿色通道”,雀巢咖啡项目只用了28天时间就从省政府批回用地手续,青岛市委书记李群同志给予了“莱西速度”的高度评价。抓住大沽河治理及农村社区建设的机遇,积极用足用活政策,对我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了三次完善,为更好地保障发展用地争取了主动。着眼提高供地率,深入开展了全市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清理工作,2010年供地4962.14亩,供地率达到91.2%,确保了青岛市对我市该项工作考核为满分。二是资金巨额注入,为全市科学发展开辟了新的聚财融资渠道。充分利用耕地保护工作基础扎实,规划得当等优势条件,加大耕地保护资金的争取力度,今年共引进资金11.07亿元,其中耕地开垦费1.4亿元,易地开垦费2.66亿元,易地代保资金7亿元。放开搞活土地市场经营,经营性用地全部采取拍卖方式供地,今年共储备土地111宗3746.96亩,组织招拍挂出让土地128宗、4374.37亩,土地成交总额达到6.96亿元,实现了土地收益的最大化。三是耕地实现占补平衡,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后盾。进一步完善了政府第一责任,国土资源部门主管责任,相关部门共同责任的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今年以来,共实施省级以上土地整理项目3个,完成2011年土地开发复垦整理补充耕地项目136个,净增耕地面积8750亩,超青岛市任务指标1993亩,为满足我市乃至青岛市的发展用地需求拓展了空间。
  (二)有效保护国土资源的规范化管理态势持续向好。一是卫片执法检查部门联动机制进一步健全。会同公安、法院、纪委等部门,坚持以刚性措施和严格标准强力推进土地卫片问题整改,2010年度违法占地比例为0.24%,代表山东省接受了国家土地督察成都局的交叉验收,获得验收组的较高评价。二是矿产安全监管、环境整治机制进一步完善。委托省鲁东救援中心对全市矿山企业进行了“保健式”、预防性检查,对11处地下非煤矿山,22处露天矿山进行了超层越界等安全生产检查,共排查化解安全生产隐患50余条。加快推进投资5000万元的南墅矿区地质环境整治项目工程,土石方工程基本完成。三是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投入100多万元进行国土信息化建设,已完成了信息化平台框架搭建、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城镇地籍管理、行政办公等子系统建设,实现了数据库即时更新及管理的科学化。
  (三)实施机关精细化管理的能力持续提升。一是两牌联创拉高工作标杆。“阳光国土”在被授予青岛市优秀机关服务品牌的同时,今年又被青岛市委授予“青岛市级党建品牌”称号,是五市三区中唯一当选的市直部门。品牌创建经验先后在《中国国土资源报》、《中国纪检监察报》、《青岛日报》、山东省委《支部生活》、“青岛电视台岛城先锋”上进行了宣传推介。二是优化服务提升工作效能。积极推进以业务大科室制为框架的国土业务流程再造,建立健全了业务流程优化机制、机关效能评价机制、督查考核机制,将“阳光对话”、网络问政等常态化、制度化,畅通民意诉求渠道,主动接收社会监督,今年以来共开展登门服务80余次,解决实际问题220余个。深入开展了“业务大培训、岗位大练兵”活动,一线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服务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三是文化建设彰显人性管理。开展了“每周一语”、“每月一书”、“每季一文”活动,设立了全市首个藏书4000余册的规模化部门图书馆,组织了职工运动会、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母亲节厨艺大赛、新春联欢晚会等贯穿全年的特色文化活动,增强了机关的文化底蕴,形成了思想同心、思路同向、工作同步、情感同鸣的良好局面。

 2012年工作思路
  

    2012年,我局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全员上进,全国先进为目标,锐意进取,奋力拼搏,努力开创“以创新为引领,以管理促执行,以文化求提升,以品牌塑形象”的工作新局面。
  (一)全力以赴抓报批,努力满足所有落户莱西项目的用地需求。抓住大沽河流域工程治理、重点项目立项、旧城改造、新农村社区建设等机遇,充分利用“规划调地,置换增地,改造腾地,倒逼节地”等土地政策措施,年内确保从省批回土地5000亩以上。
  (二)千方百计抓融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最大限度的财力保障。积极对上对外争取土地整理、异地占补、矿山整治等各项无偿资金,确保争取资金10亿元以上。将城市规划区及边缘土地全部纳入市政府土地储备库,分期分批转为经营性土地,全部采取土地拍卖方式出让土地,为城市化建设提供充足的融资来源。
  (三)集中精力抓供地,完善可持续利用的节约集约用地机制。采取部门联动、挂牌施工、竣工复核等措施,切实加大对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的清理力度,确保2011年供地率达到90%以上。建立健全节约集约用地指标体系,加强对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等指标的执行监管力度,制定引导建设多层、高层厂房的激励政策。完成全市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发证、集体土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
  (四)深入持久抓保护,实现量质并重的占补平衡。加大土地整理力度,确保土地整理项目的面积、资金位居全省县级市前列。采取市、镇、村三级共同投入的方式确保补充耕地资金足额到位,年内补充耕地5000亩以上,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地位,保障粮食安全。
  (五)标本兼治抓执法,建立规范有序的国土管理秩序。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国土牵头、部门配合的土地矿产联动工作机制,努力在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中做到零违法、零问责。坚持预防为主、查防结合,健全领导干部包案、带案下访制度,切实加强执法巡查的力度、广度、频度,将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当中。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严防非法采矿行为的反弹。
  (六)持之以恒抓矿管,营造稳定安全的矿山生产环境。定期组织对井下开采矿山进行地下检查,坚决杜绝超层越界等影响矿山安全的问题。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完成投资5000万元的南墅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绿化工程,确保顺利通过检查验收。争取将马连庄矿区列入今年国土部矿山整治项目立项计划,引进国家无偿资金整治我市矿山地质环境。
  (七)转变作风抓服务,塑造务实亲民的良好形象。继续深入推进每季度一次的“阳光对话”活动,力争在对话的范围、对话的频次、对话的效果等方面有新的拓展和提升。在全局推广行政服务窗口创建“省级青年文明号”的经验做法,开展以“搭建服务平台,提高服务标准,简化服务程序”为主题的“为民服务365”活动,切实抓好抓实房改房土地上市交易、商品房登记发证等民生工程。实施“以图管地,以库管地”的信息化战略,建成局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服务效能。
  (八)创先争优抓队伍,打造全省一流的行政机关。一是团队建设品牌化。以党建品牌、机关服务品牌两牌联创为总抓手,继续开展“流动红旗竞赛、十佳标兵评选、党员先锋岗”等主题活动,不断提升品牌的社会知名度、群众美誉度和职工忠诚度。二是文化建设人本化。把文化建设作为工作晋台阶、创特色、出亮点的动力之源、管理之道和固本之基,培育形成具有特色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理念。精心设计举办“每周一文”,“每季一书”等富有特色、彰显形象、提升层次的文化活动,营造“工作着、辛苦着、幸福着”的工作氛围。三是管理方式精细化。改革创新机关管理体制、机制、制度,正式推行业务大科室制度,打造工作“部署、督查、考核”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开展“岗位大练兵、业务大培训、技能大比武”活动,确保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有大的提高。实行中层以上干部轮岗交流,强化党风廉政教育,确保干部职工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宋建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