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版:两会特别报道总第898期 >2012-02-02编印

新跨越 新成绩 新挑战—市财政局2011年工作情况和2012年工作措施
刊发日期:2012-02-02 阅读次数: 作者:lxxwzx  语音阅读:

   2011年,市财政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理财观,扎实做好组织收入、财政监管、财政保障、机关管理等各项本职工作,积极主动地为市委、市政府当好参谋,圆满完成了各项财政工作任务。市财政局在继续保持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的同时,荣获了青岛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先进集体、青岛市家电下乡工作先进单位、青岛市会计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等20多项集体荣誉。

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实现新突破

  狠抓税收秩序整治。密切与国、地税协作配合,不断加强市、镇、村三级协税护税网络建设,重点加强了对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的税收监控,确保了各项税收应收尽收。
  狠抓非税收入征管。修订完善了《政府非税收入目录》,切实加强重点单位和收费项目的监管,全年入库非税收入135966万元,增加了政府可调控财力。
  狠抓镇级收入征管。强化对镇级税收收入的考核,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督促镇级财政收入均衡入库,确保了镇级收入稳步增长。全年镇级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29430万元。
  2011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突破20亿元大关,达到236399万元?比上年增长30.8%,增收55721万元,增收额创历史新高。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32370万元,比上年增长30.4%。
  

财政保障工作取得新成效

  全力支持全市经济建设。通过银行融资、筹集重点建设基金、争取企业扶持资金等形式筹资1.7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全市重点项目建设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和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积极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争取上级支农资金近3亿元,发放危房改造和环境综合整治资金6500万元,积极支持小型农田水利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城乡居住环境;发放库区移民补贴、小麦直补等资金1亿多元,兑现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家电以旧换新补贴9000多万元,扩大了农村消费,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扎实做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按照上级财政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积极开展了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共申报项目109个,总投资2594万元,109个村庄84789人受益。青岛市财政局8月份在我市召开了现场会,对我市的经验做法进行了推广。
  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投入1.27亿元实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共为11.8万人发放保险资金7785万元;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发放补贴资金2851万元,有效缓解了农民看病贵等问题;投入1800多万元积极支持全市治安管理工作和社会治安动态监控系统建设,维护了社会稳定。
  

财政改革进展顺利

  加强全市政府性投资基建项目财务管理。对全市48个重点工程及实事工程项目进行动态监控,及时掌握工程项目进展情况,严把资金审核关口,有效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加强镇级财政财务管理。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镇级财政建设的意见》,对15个镇办共63名财政干部进行了财政管理方面的培训,提高镇级财政干部理财水平,进一步规范了镇级收支行为。
  加强政府采购管理。按照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改革统一部署,将政府采购纳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办理,实行业务程序联审制,规范了政府采购监管。全年政府采购总额为8403万元,节约资金1205万元,节支率12.5%。
  

财政监管扎实有效

  做好各项专项检查工作。积极配合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和政府债务审计工作,对2010年财政拨付的各类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题检查,督促相关单位对存在的账务处理不规范、资产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进行了整改,进一步规范了财政资金管理。
  加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监管。制订了农业综合开发档案管理、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等一系列制度,对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招投标、施工进展情况等进行实时跟踪监督,确保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按要求及时推进。
  切实加强从业资格管理。积极组织开展了会计电算化培训2批次,培训人员200余人次;继续教育培训50批次,培训人数4000余人次,提高了会计管理水平。

机关管理规范有序

  着力加强机关规范化建设。修订了市镇财政系统目标绩效考核和机关安全保卫、卫生等多项内部管理制度,规范了机关管理;成立财政局督查办公室,实行7日办结工作制,对领导批示件、重点工作和临时工作办理情况进行跟踪督查,进一步提高了办事效率。全年共印发督查专报41期,督办查办事项917项,办结率达95%以上。
  着力丰富机关文化生活。组织开展了全市财政系统庆祝建党90周年红歌大赛,共34个代表队39支参赛曲目参加了预赛,其中16支参赛曲目脱颖而出进入决赛,展现了财政干部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增强了全系统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着力加强财政系统廉政教育。组织开展了财政系统警示教育活动,集中收看了《第一书记》、《建党伟业》等教育片,邀请青岛市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处专家为财政干部作了关于预防职务犯罪方面的讲座,进一步提高了财政干部爱岗敬业意识和廉洁勤政意识。
  

  2012年,突出重点,真抓实干,确保完成各项财政工作任务

  强化征管措施,确保地方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不断完善综合治税工作机制,加强部门联动,进一步整顿规范税收征管秩序,强化对房地产业、建筑业、制造业三大支柱行业的税收监控力度,加大对工商税收、非税收入以及镇级收入的征管力度,确保全市地方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2012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要确保完成271859万元,比上年增长15%,并确保全年收支平衡。

  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支持全市经济建设

  积极支持财源经济发展。对规模以上企业、现有骨干服务企业分别实行税收增长奖励等优惠政策,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努力培植税源。
  积极支持“三农”发展。重点围绕中小型农田水利、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以及科技强农等加强项目立项和申报,积极争取各类专项资金,不断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等各项事业建设水平。
  抓好融资担保工作。加强与金融部门的沟通合作,积极主动地融通资金支持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和中小企业发展,优化发展环境。

加强财政管理,不断提高依法理财水平

  不断加强全市政府性投资基建项目管理。继续对全市政府性投资基建项目已付款、垫付款等数据资料进行清查,严格审核把关,规范基建财务管理。
  继续深化政府采购改革。密切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协作配合,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全面促进政府采购工作健康发展。
  切实加强对重点资金的监督。完善财政监督检查方式,加强对支农资金、社保资金等重点资金的跟踪监督,严肃财经纪律。
  着力强化镇级财政管理工作。认真总结我市镇财市管镇用改革运行经验,不断完善相关配套管理制度,提高镇级财政财务管理水平。
  

优化支出结构,促进社会和谐

  保工资。科学调度资金,确保市、镇两级财政负担人员工资的正常发放。
  保重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加大财政在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保障重点建设项目支出需求。
  保稳定。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大筹资力度,简化结算程序,方便农民就医;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建立健全城乡大病救助、低保家庭子女入学生活补助等工作机制,加强对廉租房的承租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加强机关规范化建设,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财政干部队伍

  不断增强服务意识。牢固树立服务是财政机关的第一职能的理念,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科学调度资金,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民生,为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财政保障。加强财政窗口单位规范化建设,着力打造“真诚服务,追求卓越”的服务品牌,为基层单位和群众提供优质一流的服务。
  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将“效率是行政机关工作的生命线”的理念贯穿于财政工作始终,不断梳理优化工作流程,严格落实督办查办和7日办结工作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回音、有结果,确保整个机关高效有序运转。
  切实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围绕打造“精筹惟公,理财为民”的机关建设品牌,不断规范机关管理,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廉政教育、评选、学习十佳标兵等各项活动,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财政干部队伍,让市委、市政府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