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版:两会特别报道总第898期 >2012-02-02编印

继往开来 续写辉煌—经济开发区2011年亮点工作扫描
刊发日期:2012-02-02 阅读次数: 作者:lxxwzx  语音阅读:

  2011年,经济开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突出工作重点,完善工作措施,经济社会始终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8.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4.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25亿元,实际利用内资6.8亿元,外资到账3012万美元,外贸出口1.5亿美元,农民人均收入12360元。

2011,五大领域实现新跨越

项目建设获得新突破
 

  今年以来,经济开发区按照专业招商、产业聚商、服务安商的思路,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招商引资,以职能化服务带动项目建设,着力强化全程跟踪服务机制,项目推进又好又快。一是签约项目多。全年签约项目31个,总投资58.6亿元,过亿元项目有投资1825万美元的丰益园食品、15亿元的国际钢材城、12亿元的麦格耐特科技等15个。二是新开工和续建项目多。其中,新开工项目27个,总投资28.2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有投资4亿元的瑞丰机械、3亿元的云胜食品、2.89亿元首和金海制药等11个;续建项目共9个,总投资7.6亿元。目前,新开工项目和续建项目中,瑞丰机械、首和金海制药、云胜食品、甘霖生物、舒美特实业等项目主体工程均完工;荣一管涵、泰浩杰新材料、衣润服饰等19个竣工投产。三是拟开工项目多。2012年一季度拟开工项目有丰益园食品、麦格耐特科技、风河热力等12个,总投资33.2亿元。四是在谈项目多。目前在谈项目共27个。五是项目质量进一步提高。随着胶东国际钢材城、鑫兴通物流、惠乐普医疗器械、朵美莱日化等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产业层次高的项目先后落户,以仓储物流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六是投资环境进一步完善。投资1300万元硬化了济南东路和梅山二路两条园区主干道路,总长2300米,配套建设雨污管道14000米,北部园区实现“九通一平”,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截止目前,南、北两个工业园已修筑硬化道路30多条,总长60多公里。
 

环境整治呈现新面貌
 

  按照“全民动员、城乡兼顾、突出重点、整体提升”的原则,结合农村“五化”工程,全面开展了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大行动,使辖区环境面貌发生了根本改观。一年来,40个村庄累计投入资金900多万元,出动机械8800多台次,全面清理整治600多条农村街道和5条城区主路,共清理“三大堆”2.6万个,清运垃圾3.2万立方米,粉刷墙壁3万平方米,喷绘宣传画2800平,新建垃圾箱160个,栽植树木15万余株,拆除旧房130多间。其中,中沙、房家疃、新店、东沙、星河庄等村庄硬化道路9条,硬化面积3.5万平方米,浆砌排水沟2500多米。三里庄和周家屋整合工作基本完成,南龙湾庄、水磨灌、谭家院西、刘家院西、黄花观等村庄的旧村改造即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今年6月,三里庄和古城庄村代表莱西市迎接了青岛市农村环境整治及生态文明建设现场观摩,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
 

民生事业取得新进展
 

  全区13600多人参加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城乡低保、优抚安置、残疾人工作稳妥开展,100多户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顺利完工。投资150万元完成了19个村庄的卫生室规范化建设,计划生育的基础工作和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投资160万元建设了簸箕掌、杨格庄、东沙等10多个村庄的办公室。按照省一级标准,投资110万元对中心敬老院和南龙湾庄敬老院进行了全面改造和设施更新,供养人数达到170多人,极大改善了老人的生活环境。投资180多万元完成滨河小学、北京路小学、苏州路小学校舍和校园改造,开展了校车全面安全整治和排查规范行动,新增校车11辆。投资170万元的村庄视频监控系统安装工程基本完成。社会治安、信访稳控、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
 

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新成绩
 

  以“党建品牌”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先后创建了刘家院西党总支“同富惠民”、南龙湾庄村党委“文明龙湾”、三里庄联合党支部“铁心为民”、荣一建材有限公司党支部“凝力兴企”等一批优秀的党建品牌,基层组织战斗力凝聚力进一步增强。进一步规范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扎实开展了党务和村务公开。在村“两委”换届选举过程中,坚持提前介入、精心组织、规范操作的原则,精心组织,严密实施,率先在全市圆满完成任务。今年以来,根据全区规划的8个新型社区的不同情况,采取村村、村企联建整合的方式,建立了联合党组织5个,为农村和社区组织配套建设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同时,围绕集聚新建、公共服务集中两种社区类型,先期在三里庄村和小院村开展了试点。这两个社区将立足提升中心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吸引带动周边村庄相对聚集。2011年,开发区先后2次承接了省委和青岛市委对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检查验收,均圆满完成任务。三里庄联合党支部被山东省委命名为“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这是我市今年惟一获得此项殊荣的基层党组织。
 

文化强区展现新水平
 

  近年来,经济开发区在努力打造经济强区的同时,积极实施文化强区工程,全区40个村都建设了文化大院,秧歌、戏曲、锣鼓、太极拳、门球、健身、乒乓球等文体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陶冶了人们的精神情操,提高了居民的文明素质。南龙湾庄、三里庄、刘家院西等村庄演出的《威风锣鼓》、《逛新城》等节目在全国和省市比赛和表演中获得了优异成绩。山东省“美在家庭”现场会、青岛市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青岛市首批“文化书屋”现场会等先后在开发区召开。南龙湾庄、三里庄等村居先后荣获了“全国先进社区服务中心”、“省级文明村庄”、“山东省和谐社区模范社区”等称号。开发区还大力开展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和振兴工作。南龙湾庄村的龙海民俗博物馆收藏了葫芦、剪纸等各种民间作坊作品、手工艺品、传统习俗实物300余件。莱西木偶戏的第四代传人——后周格庄村倪奉先老人及他的弟子,在原有的表演基础上,增添了“变脸”等艺术,使古老的传统艺术焕发了生机与活力。11月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为此播发了莱西市重视扶持文化遗产,大力发展木偶小戏的消息,使莱西木偶一夜之间家喻户晓。

2012,五大举措谋求大发展

  2012年,开发区将在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市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切实做好寻标、对标、达标、夺标四篇文章,按照“大思路、大规划、大建设、大变化”的思路,超前谋划,争先进位,不遗余力地抓好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生态文明乡村、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等各项工作,在更高层次上推动开发区实现新发展,为建设“宜业宜居开发区”而不断努力。
  ——高质量推进经济建设。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围绕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拉动力强的项目实施定向招商和产业招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新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培育壮大以房地产、仓储物流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壮大主体税源,培育后续税源,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
  ——高起点打造工业园区。加大园区基础设施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实现绿化全覆盖,建设“花园式”园区,切实增强园区的吸引力。着眼于高新产业发展,规划建设高新产业园,推动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努力把北部工业园打造成承载现代装备制造业集聚发展的一流功能区。
  ——高标准推进社区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拓展“党组织联合共建”的路子,全力抓好三里庄和小院两个社区的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建设经验。深入开展大干100天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完善长效管理机制,调整充实保洁员队伍,建好北部垃圾转运站,完成扬州路、204国道、梅山二路、新温州路等主干道路和村庄的高标准绿化,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综合竞争力。
  ——高层次推进社会管理。着力加强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事业,投资200万元建设一处公办幼儿园,实现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及新农合工作全覆盖,确保合法生育率96%以上。加大技防投入,完成村庄视频监控系统安装。完善带案下访、首办负责、公开承诺、联系沟通和督查督办制度,解决好群众合理诉求,努力化解矛盾。落实安全生产、食品安全责任制和隐患排查长效机制,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高水准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工作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在达标夺标中冲得上、顶得住、干得好的区村干部队伍。进一步健全目标绩效考核机制,明确目标、责任、措施,充分调动区村干部工作积极性,确保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目标。 
                                          (李言军 李广洲 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