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版:两会特别报道总第898期 >2012-02-02编印

水集街道办事处:找准定位谋超越 率先发展谱新篇
刊发日期:2012-02-02 阅读次数: 作者:lxxwzx  语音阅读: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水集街道办事处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双超越、双突破”的目标,紧紧围绕打造“和谐水集、魅力水集、幸福水集”三张名片,抢抓机遇,扎实苦干,不断巩固和扩大经济回升成果,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及项目园区建设工程、城镇化建设工程、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程、平安建设工程等“四大工程”,开创了水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新局面。
  2011年水集街道完成外资到账1846万美元;完成地方财政税收37617万元,同比增长39.6%;实现出口创汇3.5亿美元,同比增长25.6%;实际利用内资45.26亿元,占年计划的214.7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15亿元,同比增长21.4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0.23亿元,同比增长22.78%;新增规模企业7个,占年计划的116.7%,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
经济发展水平稳步提高
  继续坚持“招得进”、“留得住”,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理念,用心打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以加强协调调度,解决实际困难为着力点,对项目在谈、签约、开工建设情况进行摸底,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确保项目的推进。2011年水集街道新签约项目7个,总投资6.3亿元;在建项目17个,总投资84.4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12个,总投资63.2亿元。主要包括:投资26亿元的青岛联富国际装饰城项目,投资8亿元的山东六和食品有限公司项目,投资12亿元的青岛万福肉类联合加工有限公司项目,投资12亿元的利群集团莱西购物中心项目,投资5亿元的青岛海利华印铁制罐有限公司项目等。
新农村建设全面提升
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显著成效
  去年以来,水集街道把环境整治作为一项惠民工程和重点工作来抓,按照“全民动员、城乡兼顾、突出重点、整体提升”的原则,围绕“六治”全面开展了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大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果。成立了领导小组,对农村和城区分别制定下发了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建立了以班子成员、机关干部、农村党员干部为主体的包联责任制,各村采取干部包街、党员包户分解任务,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格局。办事处组织机关干部、村两委成员、党员干部对57个村进行了专项清理,共投入资金890万元,出动人力3600人次,出动车辆3.2万台次,清理街道423条,清运垃圾4.8万方,清理乱涂乱画2800平方米,植树1.6万株。全处57个村庄的“三大堆”基本清理结束,实现了村村街道净洁、村村花草树木修剪整齐的生态宜居农村新形象。
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有效
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固基石
  党员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去年年初,党工委通过提前介入、精心谋划、周密组织、规范操作,圆满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任务,2011年,全处57个村、56个村委会完成换届选举,占村庄总数的100%;57个村党组织完成换届选举,占总数的100 %。全处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的 47 名,“一人兼”比例达到84 %,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比例达到83.92 %。新一届村“两委”成员中,“三高三强”型村党组织书记占总数的100 %,“三高三强”型村“两委”成员占总数的85 %;有女“两委”成员67人,100%的村委会有女成员。
  基层村务更加规范。进一步完善了村级党组织议事决策机制,扎实开展民主日活动,规范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两委联席会等制度,有效调动了党员群众参政、议政、监政的热情。扎实开展了党务、村务公开,每季度采取统一时间、统一公开方式和公开内容的办法,全面开展了区务村务公开,每季度印刷《水集信息》和《村务公开》发放到每户群众,在群众中收到较好反响。
  2012年,水集街道办事处将围绕市委、市政府深入做好寻标、对标、达标、夺标四篇文章的总要求,打造“和谐水集、魅力水集、幸福水集”三张名片,大力实施“一二三四”战略,即围绕城阳流亭街道这一目标,突出工业化和城镇化两大重点,打造现代服务业、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及生态建设、旧城改造及社区建设三大亮点,强化四项保障即提高机关效能、夯实基层组织、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督查考核,全力实现开门红。全年计划完成地方税收44387万元,同比增长18%;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6.99亿元,同比增长17%;实际利用内资15亿元,同比增长25%;完成外资到账3000万美元;完成出口创汇4亿美元,同比增长15%;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4061元,同比增长15.7%。
瞄准目标,学习赶超
提升街道科学发展新优势
  经过多次调研,水集街道确定将城阳区的流亭街道办事处作为学赶对象。年前由班子成员带队分批开展了招商引资、旧城改造、环境卫生整治、安全生产、机关建设、社区建设等多项专题学习,每次学习后都要求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总结流亭的经验和做法,查找自身的问题和不足,明确了学习方向和任务,形成书面材料在专题会上汇报、交流、落实,从而达到真比、真学、真赶、真超,努力实现赶超跨越。
抢抓机遇,多措并举
全力以赴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条科学发展的生命线,强化招商力量,班子成员带头包项目、联系企业,形成“亲商、爱商、安商、扶商”的浓厚氛围;完善招商引资奖励办法,调动处村两级的积极性千军万马抓招商;利用区位优势,积极倡导开展产业招商、园区招商、以商招商和委托代理招商,同时围绕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拉动能力强的项目实施定向招商和产业招商。
  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以大沽河治理为契机,抓住高速、轻轨建设的机遇,高标准规划建设。继续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大干300天环境整治行动,推动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
立足优势,突出特色
着力打造三大亮点
  完善功能,搭建平台,打造现代服务业新亮点。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加快发展餐饮购物、物流集散、服务外包、商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海利尔植保超市、如家快捷酒店等现代服务业在谈项目的推进;做好“三大两小”即青岛联富国际装饰城二期、青岛金照阳光大酒店、青岛新起点仓储、青岛盛凯伟建石墨制品、青岛三合永昶等大项目的落户工作。调整工作重点,结合水集工业园优势,着眼于引进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现代服务业项目落户园区,与在建大项目“相映成辉”,进一步放大园区的聚集带动效应。
  创新思路,以点带面,打造旧城改造及社区建设新亮点。加快旧城改造步伐,目前正在做长平街、市联社片区及沙旺庄村、岚上村、前疃村的拆迁论证、调查摸底等准备工作。结合水集实际和学习流亭的经验,争取先打开一个片区,然后以点带面,全部推开。围绕社区功能完善和延伸,结合市委提出的“社区十五分钟服务圈”,居委会结合北部新区发展,就如何提高社区规范化建设,更好服务周边居民,积极与流亭学习、交流经验,计划选出一到两个试点,总结出经验,形成水集模式在全处推广。
  统一思想,扎实推进,打造环境卫生整治及生态建设新亮点。年前办事处召开了57个村庄环境卫生整治现场会,对全处整治工作进行部署和要求,把2011年环境卫生整治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在全处推广,并部署了2012年大干300天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开展村庄绿化工程,由办事处负责购买苗木,村庄负责倒地和养护,目前各村已经选好点并挖好树窝。全力打好大沽河整治攻坚战,做好清苗、补偿、清障等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加快西部新区建设,高标准完成大沽河综合治理任务。
创新方法,提高效率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加强制度的规范创新,对2011年制定的各项制度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结合到流亭学习的经验,对落实不到位的找出原因进行完善。发扬动车组精神,提高服务效能,落实“日碰头、周调度、月总结”的“一月三促”工作推进机制,促进工作全面提速。进一步加大督查工作力度,健全目标绩效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处村两级干部工作积极性,促进工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