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版:两会特别报道总第898期 >2012-02-02编印

河头店镇跨越发展铸辉煌 乘势而上再扬帆
刊发日期:2012-02-02 阅读次数: 作者:lxxwzx  语音阅读:

     2011年,对于河头店镇而言,挑战与机遇并存。莱西跨越赶超的大幕拉开,各镇办竞相发力,大戏纷纷上演,可谓“不进则退,慢进也退”。被确定为青岛市重点建设小城镇,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高的平台,为进位赶超、跨越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该镇党委、政府以“追”和“赶”的姿态、“拼”和“闯”的决心、只争朝夕的如虹气势,迅速拉开奋力赶超、快速崛起、高速增长的大开发态势,经济社会发展嬗变出加速度,一组组数据让人刮目相看。2011年,该镇完成生产总值18.13亿元,增长16.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122万元,增长20%;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0734元,增长13%,主要指标全面完成。

砥砺奋进谋发展

    压力迸发动力。年初,那时的河头店像一只正在化蝶的蛹,工业缺乏大项目支撑,翩翩起飞前的突变异常艰难。新一届党委、政府班子敏锐的意识到破题的关键在于招商引资。“突破招商、突破大项目”的号角吹响,招商引资迸发“速度与激情”。全镇领导干部以冲天的激情、干劲和气势投入到招商引资工作中,全镇没有一个与招商无关的部门,没有一个与招商无关的人,全员挽弓满弦,战斗在招商一线,盯住大项目,开展大招商。镇党委书记坚持带头外出招商,并成功引进投资5.6亿元、年利税5000万元的通远机车装备项目,打破了河头店镇招商引资缺乏大项目的困局。人多智慧广,星多天空亮。该镇全年外出招商6批次,拜访企业220家,接待考察客商60人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个,完成外资到帐806万美元,实际利用内资8.6亿元。
    服务赢得机遇。只有营造出春天般的发展环境,才能筑起“暖巢”,引来“凤凰”。该镇对重点项目实行全程服务,豁上、跟上、靠上,以诚心、耐心打动客户,以执著、拼劲服务客户,频频创造出发展新“奇迹”。先后有金海源、天盛达等6家企业增资扩建,该镇迅速成长为全市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新能源基地和机械制造业基地。
    三产竞发共进。随着第二产业的迅速崛起,第一、三产业也瓜熟蒂落。今年,该镇新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5处?其中3处被列为省级农业发展项目。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3个,并被推荐为省、青岛市名牌农产品。先后承接莱西市级以上领导视察与举办观摩现场会11次。第三产业也交出了不错的答卷,该镇全年新增贷款4200万元,支持660户居民自主创业,新增个体工商户110户,新增私营企业25个,引得投资8000万元、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的良茂凯悦超市等一批服务业大项目纷纷前来抢滩。
   三次产业各有分工,各展己长,呈现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之势。同时,又攥指成拳,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共同撑起了该镇经济发展的一片蓝天。

化积止访保稳定

  该镇加强信访组织建设、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推进依法行政、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和“信访积案化解年”活动五措并举,先后投资300万元完成省标准化派出所建设,投资38万元完成青岛市规范化司法所建设,改组薄弱村级组织8个,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82起,承办市交办案件37起,受理市长公开电话311件,有效结服9起越级积案和越级疑难案,信访多发问题从源头得到治理,信访形势整体好转,获市司法行政先进集体、“五五”普法先进单位,并代表莱西市迎接了青岛市年终司法建设检查。

倾情为民筑和谐

    该镇从群众呼声最强烈、需求最迫切的民生问题入手,一项项民生工程如一缕缕阳光,播洒在该镇大地,温暖着百姓的心。投入100余万元加强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大院等基层文化活动阵地建设,在全市率先通过青岛市基层文化建设示范点验收,荣获莱西市社会文化工作先进单位;投资1055万元进行中小学、幼儿园新扩建及抗震加固,全镇80%的学校通过青岛市标准化学校验收;投资120万元完成17个村卫生室达标建设;全面完成违法生育社会抚养费征收任务,连续五年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人口与计划生育责任目标,连续两年被市委、市政府嘉奖;低保户、危房改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惠民项目全部落实到位,人民满意度明显提升,在11月份组织的青岛市电话民意调查中位居全市第四名,位次较往年有了明显提升。
   即将过去的一年,一个奋进的河头店、崛起的河头店、和谐的河头店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即将到来的一年,该镇将按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深入贯彻市委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及各级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新班子、新气象、新作为”的要求,紧紧围绕“赶超发展、富民强镇”主题,努力做好“寻标、对标、达标、夺标”四篇文章,确保生产总值比2011年增长16%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以上。

  为突出重点、破解难点、打造亮点,2012年,全镇工作坚持四线统筹、四抓并举:

    围绕经济工作中心线,抓项目、促招商,增强赶超发展、富民强镇的带动力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项目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生命线,抢抓青龙高速开工重大机遇,全力以赴引进项目、培育项目、服务项目,形成千军万马招商、千方百计引资的局面。一是强化专业招商。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压任务、定责任;突出以商招商,发挥好企业信息、人脉优势。二是鼓励全民招商。进一步完善招商奖励办法,用好各种资源,调动社会各界招商积极性。三是实行定向招商。立足产业和资源优势,瞄准国内行业龙头企业,重点联系、重点推介,政策上向大项目倾斜,力争在引进大高强项目上取得新突破。
  加快项目建设速度。按照“三个一批”要求,切实抓好项目储备、开工建设和投产达产,尽快形成产能。完善园区建设,力争总投资26.2亿元的盛瑞通高车配件、无动力电梯等16个项目的尽快签约落户。进一步完善项目建设倒排工期、限时办理、政策约束等协调推进和约束机制,确保投资5.6亿元、落户南部工业组团的通远机车装备4月份开工;确保镇驻地投资8000万元的良茂凯悦超市年初开工,年内完成主体建设,整体带动周边改造和商业开发;力争投资18亿元的沃尔新源风力发电项目上半年完成前期准备,下半年开工建设。优化服务环境,加强园区治安巡逻,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资金不足、用工减少、出口困难等问题,形成亲商、爱商、安商、扶商的浓厚氛围。
  培育新的工业产业体系。坚持引进与培育相结合,改造提升食品加工、机械制造、建筑三大传统产业,向高端化、集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大力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物流三大新兴产业,构建“3+3”工业产业新体系,努力把河头店镇打造成全市最大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全市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和物流中心。力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0%以上,达到28.07亿元。
 

    围绕农业农村基础线,抓提升、育特色,增强赶超发展、富民强镇的承载力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新发展以第8代蔬菜大棚为重点的设施栽培1200亩,培育无公害生产基地2个,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4个,新建规模化畜牧养殖小区5个,打造2个集科普、采摘、观光、体验一体的农业休闲体验区。
  强化农业农村基础建设。加大水利设施建设力度,抓好姜格庄投资600万元的滴灌工程及东野投资200万元的扬水站改造工程,改善灌溉面积6500亩。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整理土地2000亩。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推进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800亩以上。多方筹资700万元,新建、改造镇村道路25公里。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开展生态环境建设百日大会战,高标准打造镇驻地及蓬水路、小莱路两条绿色屏障线,突出抓好沿线10个生态示范村建设,完成造林1200亩,争取达到国家生态镇标准,10个村庄达到青岛市级生态文明村标准。发挥淡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切实加强洙河、龙泉湖及23座小(二)型水库的水源地保护。坚持环境综合整治经常抓、抓经常,突出路牌、路面、绿化、广告牌等细节管理,建立人员队伍、经费保障、监督检查三项机制,从根本上改善镇村面貌。
 

  围绕社会事业统筹线,抓民生、保稳定,增强赶超发展、富民强镇的保障力

  实施民生实事工程。规划实施镇村供水一体化、污水综合处理和垃圾集中收集、村庄排水沟浆砌、300个户用沼气池建设、150户危房改造等8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民生实事,引导督促每个村庄为群众办2-3件实事、好事。
  积极发展社会事业。推进校舍安全、幼儿园及学校标准化、教育信息化等各类工程建设,抓好南岚中学综合楼、中心幼儿园新建。不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成农村劳动力职业资格培训140人,完成创业培训50人,转移劳动力1000人。加强村庄休闲文化广场和农家书屋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深化平安河头店建设。把握新形势下基层社会矛盾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在诉求表达、社会风险评估预警等方面探索建立新的工作机制,推进社会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由班子成员包片、机关干部包村、农村党员包户,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做好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效防范重大事故。
 

  围绕创先争优党建线,抓班子、带队伍,增强赶超发展、富民强镇的凝聚力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高度重视换届后镇党委、政府班子自身建设,注重加强学习,搞好班子成员分工协作,形成团结干事的整体合力。近期组织赴学赶地区参观考察,加强各口对接联系,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思路。
  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大力弘扬高速高效的“动车组”精神,各部门站所、各工作环节全面提速,切实树立抓落实的导向、打造抓落实的队伍。在机关开展“比成效、比措施、比亮点”创先争优活动,倡导务实、创新、突破,使机关干部的精神风貌和工作状态出现新变化。
  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努力实现四个目标:打造亮点,重点培育东大寨社区、董家联合支部、湖滨新型社区等典型;锻炼干部,选好村级组织带头人,配强村“两委”班子,提高村干部致富带富能力;树立正气,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推行党务、政务、村务公开,树立村干部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凝聚民心,实现村庄风清气正、村民心齐气顺,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度。  (刘敦成 于进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