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版:平安莱西总第891期 >2012-01-13编印

总结打黑除恶先进经验创建全省最佳安全市
刊发日期:2012-01-13 阅读次数: 作者:lxxwzx  语音阅读:

   总结经验,肯定成绩,进一步建立健全“打黑除恶”长效机制

  2009年中央政法委、公安部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莱西市委、市政府和政法机关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2010年在一举摧毁以刘海军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犯罪团伙的基础上,2011年,又及时调整“严打”策略,将“打黑除恶”的重点转向经济领域,期间,经过3个多月的缜密侦办,又成功打掉了以王磊为首的非法控制建筑领域原材料供应的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标志着我市“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又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是“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深入开展,有力地维护了我市社会治安安全。“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彰显了市委、市政府维护社会治安安全的坚强决心,打击了邪气、打出了正气。2011年,全市共破获刑事案件2675起,同比增加了25%,打掉各类犯罪团伙59个,抓获网上逃犯266名,均创历史新高,实现刑事发案的持续下降。其中,命案发案9起,同比下降40%,抢劫、抢夺、盗窃汽车案件分别下降35.8%、5%、33.9 %。
  二是“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深入开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随着王磊黑恶势力犯罪团伙、7个恶势力团伙和32个霸痞团伙共计40个黑恶痞霸团伙的彻底铲除,使操纵垄断我市矿山开采、建筑市场等重点行业,干扰破坏集贸市场、商品交易等市场秩序,插手干预村务、政务活动的违法犯罪分子受到了沉重打击。正是政法机关的超前介入,周密防范,2011年年初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我市没有发生干扰、破坏换届选举现场的案件,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获得了圆满成功,经验做法在省换届选举工作会议上做了典型发言。
  三是“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深入开展,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打黑除恶”工作顺应了民意,广大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莱西的秩序更好了、环境更美了,群众安全感和社会治安满意度再创新高,2010、2011年,在省公安厅组织的对县(市)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中,我市连续两年位列青岛五市第一,在我市组织的对乡镇电话民意随机调查中,社会治安得分也连续两年在所有测评七大项目中位列第一。
  总结我市“打黑除恶”的成功经验,主要得益于莱西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全市政法机关的努力奋战,得益于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的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重要时期,社会治安秩序已成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和人民群众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能否实现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至关重要。
  一是要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牢牢把握社会治安主动权。对黑恶势力、涉枪涉爆、两抢一盗、黄赌毒等突出治安问题必须采取“零容忍”的态度,按照“群众最痛恨什么犯罪就严厉打击什么犯罪,什么问题突出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哪里治安混乱就集中整治哪里”的原则,采取更加严厉措施,排除各种干扰,予以强有力地打击,特别对黑恶势力犯罪,要坚决冲破“关系网”,打掉“保护伞”,深挖“幕后人”,斩草除根。
  二是要健全打黑除恶考核奖惩机制,进一步提升政法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政法机关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充分发挥打黑除恶主力军作用,把集中打击与经常性打击结合起来,把治标与治本结合起来,形成对黑恶势力主动进攻、积极防范的态势,着力在建立健全预防、发现和打击黑恶犯罪的长效工作机制上下功夫,切实推进打黑除恶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
  三是要强化部门间联动机制,形成强大合力。政法机关要完善内部黑恶案件的受理、立案、侦查、取证等工作规范,确保打击取得实效;要建立健全政法机关与工商、税务、金融、国土、城建、交通等部门的涉黑涉恶线索的信息协作、交流制度?完善部门之间打击黑恶犯罪的协作制度,加强涉黑涉恶犯罪信息系统建设,真正做到“打早打小、露头就打”,坚决防止黑恶势力在我市滋生蔓延发展。

 明确任务,突出重点,确保“全省最佳安全(县)市”创建工作各项目标全面实现

  创建“全省最佳安全(县)市”主要目标是:用三年的时间,实现“两高”、“三降”、“五个不发生”和打造“六大安全体系”,构建起城乡一体、全市覆盖的大安全创建格局。
  一是要以防范邪教组织非法活动为重点,着力打造稳定的政治环境。要切实加强对宗教领域的有效管控,严密掌控非法宗教活动情况,坚决取缔非法宗教和封建迷信活动,强化对在我市务工经商的少数民族人员的服务,严防危害国家安全、民族宗教等事件的发生。
  二是要以完善“打、防、控”立体化防控体系为保障,着力打造平安的治安环境。要继续广泛开展零发案村(居)、平安家庭、安全社区、安全单位等平安莱西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镇综治维稳中心建设和村级综治工作站建设,完善“三级五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网络和机制,筑牢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要切实推进严打斗争的经常化、规范化,确保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持续下降10%以上,群众社会治安安全感、满意度达95%以上,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要继续完善“双千万”治安防控体系,构建人防、物防、技防配套,专职防范队伍与群防群治组织相结合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全面提升社会治安局势控制力,使可防性案件下降25%以上。要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机制,重点加强特殊群体的教育服务管理系统性、长效性机制建设,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各种违法犯罪的发生。    
  三是要以预防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为目标,着力打造安全的生产环境。要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监管机制,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实行网格化监管;建立重点隐患治理逐级挂牌督办和整改效果评价制度,深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要进一步强化对重点物品、行业、部门的管理,有效加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放射性、枪支弹药、烟花爆竹等危爆物品管理,加大对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建设施工、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的安全专项整治力度。要加强对企事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最大限度的消除安全隐患,实现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较大事故数同比下降、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的“三降一杜绝”基本目标。
  四是要以严厉打击金融领域犯罪为着力点,着力打造有序的经济环境。要坚持以整顿促规范、以规范促发展,严厉打击金融诈骗、合同诈骗、偷税漏税、非法集资、非法传销、职务侵占、商业贿赂、侵吞国有资产等经济领域违法犯罪活动?特别要重点关注民间借贷活动,严防发生涉众性金融事件,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要扶持诚信企业,严格制止欺诈、造假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坚决惩治围标、串标、买标、卖标等不法行为,坚决打击商业贿赂行为。要在市场准入、生产要素获取、享受法律保护和政策支持等方面,为各类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要依法妥善处理涉及企业破产倒闭、劳动争议、债务纠纷等矛盾纠纷,为企业生产经营和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优质法律保障。
    五是要以“两城建设”为载体,着力打造优美的生态环境。要以“环境友好城市”建设为目标? 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治理长效机制,提高工业污染防治水平,强化监管工作,及时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加大对重点污染企业的整治力度,确保工业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建立以循环经济为重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要加强环境应急系统、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系统、环境噪声监测系统、主要污染源监测系统等建设,进一步增强全市的污染预防和监控能力,确保我市生态安全。要以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加大城乡环境整治力度,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体系?有效为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提供服务。
  六是要以“打四黑除四恶”为契机,着力打造放心的食品安全环境。要结合公安机关正在深入开展的“打四黑除四害”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加强各类集贸市场、食品批发市场、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学校及医院周边食品摊点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要强化对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和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的监管,严格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食品生产、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率达到100%。要完善动态监测和处置机制,健全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及时处置食品药品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构筑起“从农田到餐桌”的全方位、全过程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确保群众能够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形成创建“全省最佳安全(县)市”整体合力

  “全省最佳安全(县)市”创建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综合利用各类有效资源、科学整合各种运行机制。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创建“全省佳最安全(县)市”任务繁重,涉及面广。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大对创建活动的领导力度,将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要建立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与基层挂钩联系、结对帮扶工作制度,帮助基层解决创建工作中的各类困难和问题。要实行“目标化管理、项目化推进”,落实创建工作领导责任制、部门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切实做到人人身上有压力、有担子。
  二要分工协作。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创建工作的顺利实施。牵头部门在创建活动中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要组织制定出本行业创建活动的具体实施细则,抓好组织、指导和协调创建工作,同时要一手抓创建,一手抓监管,巩固创建成果。
  三要强化奖惩机制。市委、市政府将把创建工作的成效作为检验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准,列入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与责任单位、责任人的奖惩等挂钩,作为干部晋职晋级和实施奖惩的重要依据之一,确保各项工作措施与责任真正落到实处。
  四要营造浓厚氛围。要积极发挥新闻媒体和宣传阵地的作用,宣传报道创建工作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同时,要组织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努力营造创建“全省最佳安全(县)市”人人参与、各方支持的社会氛围,真正形成齐创共建的工作格局。
    编后:创建“全省最佳安全(县)市”任务艰巨,意义重大,事关我市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大局,是市委、市政府向全市73万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以舍我其谁的勇气、信心和决心,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创建全省最佳安全县市活动中去,为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更加安全、稳定、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