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版:医疗前沿总第880期 >2011-12-23编印

糖尿病治疗常见误区
刊发日期:2011-12-23 阅读次数: 作者:lxxwzx  语音阅读:
    科主任、内分泌及肾内科专家冷笑松
  误区之一:
    血糖已控制正常,就可以停用药物了。
  到目前为止,包括各类中西药、保健品、食品以及其它糖尿病防治手段,都无法根治糖尿病,只能控制血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如果随意停用药物治疗,血糖将会很快回升。因此,必须坚持长期服药或打针治疗。早期患者,如果病情较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可通过改变生活习惯、控制饮食、加强运动以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误区之二:
    空腹血糖正常就可以排除糖尿病。
  有些人在偶尔的检查中看到自己血糖正常就以为自已不会患糖尿病,其实不一定如此。有些人空腹血糖虽正常,但餐后2小时血糖却很高,也是糖尿病。因此对于血糖出现过异常的人,有条件的话都应查一下葡萄糖耐量试验,尤其是空腹血糖大于5.6mmol/L而且肥胖的人应做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餐后血糖情况。
  误区之三:
    尿糖正常了,血糖就控制理想了。
  有不少患者尿糖虽正常,但血糖却偏高。这是因为肾糖阈值升高所致,糖尿病患者发生了糖尿病肾病,肾小管滤过率下降而回吸收增强,所以滤过减少而回吸收增高从而使尿糖阴性呈现出阴性结果,因此检测尿糖比不上血糖准确。尿糖正常不等于血糖控制理想,应以血糖为准,走出糖尿病的诊疗误区。
  误区之四:
    空腹血糖控制正常了,糖尿病就控制理想了。
  其实不然,有些人空腹血糖虽然已控制正常,但餐后血糖仍很高,血糖控制仍不理想。餐后高血糖对心脑血管存在严重损害,可以加速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因此血糖控制的标准是空腹和餐后都必须正常。
  误区之五:
    拒绝必要的胰岛素治疗。
  许多患者都不愿意注射胰岛素,一是怕打针疼痛,麻烦,更多是怕一旦注射胰岛素就撤不下来,形成“依赖”。这是一种误解。糖尿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胰岛能减退?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患者对胰岛素是否“依赖”与是否注射胰岛素不相干。有些患者胰岛功能破坏已比较严重,胰岛素分泌已严重不足,不注射胰岛素已不能控制血糖,另外有些患者存在某些并发症,不适合口服药物治疗,这时使用胰导素治疗就是必然的了。胰岛素的应用是病情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