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版:医疗前沿总第880期 >2011-12-23编印

脑血管病康复治疗
刊发日期:2011-12-23 阅读次数: 作者:lxxwzx  语音阅读:

    神经内科主治医师苏红霞
  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死亡率约占所有疾病的10%,是目前人类疾病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在我国脑血管疾病也在死因顺位中居第二位,仅次于恶性肿瘤。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脑血管疾病的抢救成功率的不断提高,许多生命垂危的病人得到了及时的急救,保存了生命,但往往伴有各种功能障碍,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痛苦,也给家庭带来经济和精神上的压力。因此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康复医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由于大多数病人缺乏康复知识,没有进行没有进行康复或没有进行正确的康复治疗,于是大街小巷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患侧上肢“挎篮”、下肢“画圈”的人;有些家属急于求成,错误的过度进行被动活动,导致患者关节肿胀、脱位,韧带断裂、关节腔出血等损伤;一些医务人员不了解偏瘫病人运动模式的改变,在痉挛期给予不正确的针灸、按摩等治疗,结果影响了肌张力的正常转换过程,加重了肌痉挛,给功能的回复制造了障碍。
  目前康复患者的康复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综合医院治疗期,即急性期。病后72小时即应开始早期的康复治疗。(2)康复医院或综合医院的康复专科病房。病后28天病情稳定即可钻入,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3)社区康复期,即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的持久、科学的锻炼。
  随着病人的功能逐渐恢复,在肢体练习的基础上可以加入日常活动的练习,家庭日常活动的练习在中风病人的康复中十分重要。若病人能够生活自理、不仅减轻了家人的负担,而且对他重新参加公共活动创造条件。病人进行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的活动,既训练病人的运动功能,又训练病人的感知和认知功能,也有利于病人的心理调整。康复治疗的开始时间越早越好。偏瘫病人经过正规康复治疗后,80%可以生活自理或大部分自理,其致残率明显降低,相当部分患者可以恢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