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宝钗读到最后,已经分不清她的行事,到底是虚伪,还是发自内心的过于善良。只是觉得,这个女子,无论是因为如何的原因,真是不容易得很。”这句子说得妙,看着心里都是潮湿的,心疼这个女子生平所遭受的苦难,却又为这个女子无时无刻不表现出来的定力而感动。
人都说,初读红楼,是该喜欢黛玉的。喜欢宝钗的未必不欣赏黛玉,而欢喜黛玉的却多不钟情宝钗,这就是为什么历来黛玉的支持率总压过宝钗的原因。对宝钗的评价无非分成以上两派,那样的一句话语,竟明晰地尽数囊括了。
我是素爱宝钗的。几乎是从这个女子一出场开始,纵使她再内敛,我也即刻感受到了一种奇异的令人晕眩的光芒。她不是大观园里的调味剂,她是故事里的主角;她不是恃才傲物的酸枝桠,她为人谦和;她不是不识大体的小丫头,她颇得长辈赞赏;她不是养尊处优的大小姐,她处处为人想尽。
她是有着过人的资质的。她的才学,不似黛玉般锋芒毕露,却较黛玉海阔天空。于她,诗词本是可有可无之物,在针线女红之外尚能作出大气与抱负,讽刺 与幽默,情怀与体格,赞,赞。而画,她也是相当在行的,书中仅仅点到为止,不知道这个女子身上我们没有发掘出来的宝藏还有多少?真真一个谜一般的女子,你永远都不知道哪里才是她的终点。
人曰宝钗,冷面冷心冷佳人。我曰宝钗,生活中的圣人君子。她是大家完美的宝姐姐,做事总是妥当和周全的,在她这个年纪的女孩子们还没有学会如何为自己想的时候,她已经习惯为别人着想了。只是,这样强大的人格磁场岂是一朝一夕的易事!宝钗是个极明白的人,在独善其身之余早已能坦然面对世情的变化,并以最唯妙的方式处理。从昔日顽皮的孩童出落成现在沧海的女子,这一路走得何等艰难,何等砺人。回眸她扑蝶时的烂漫明媚,她是有真性情的。人说她争名利、抢宝玉,这些东西她用得着吗?那样聪明雅致的一个女子,宁肯委屈了自己,也不愿委屈那些对自己有所期望的人。可以放下却不能放下,这是她的哲学,也是局外人看到的她的最痛,不由得分外怜悯这个女子,一如她怜悯世人般悲怆。
于是我便深深地信着,这样一个冷暖兼宜的女子,于岁月的内部受尽风烟的打磨,有超脱出凡的气质。由高深褪为平易,以一种端方的韵味轻松地走过了我们每一个人正在走的路,在我们永远没有办法到达的远方,等待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到来。 (若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