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版:综合新闻总第867期 >2011-12-01编印

养老院里听心声
刊发日期:2011-12-01 阅读次数: 作者:lxxwzx  语音阅读:
    11月17日,记者在欣颐爱心护理院负责人张元军的陪同下,来到市老年公寓代养楼和位于青岛路300号的欣颐爱心护理院,体验欢乐夕阳红,倾听老人们的代养心声。
“家”里有个“编外评论员”
    “颐馨楼内两巨宝,徐王二妹美称号。扬长避短共合作,为民服务质量高。真情关怀同骨肉,众人齐把拇指翘。”这是87岁的王志路老人称赞徐、王两位护理员的表扬信。执教36年的王大爷入住老年公寓代养楼已经一年有余,护理员服务好、老人帮助养花种菜……平日里护理院的花、草、人、事总能让王大爷有感而发。据工作人员讲,王大爷一年光表扬信就能写20多封,他戏称自己是“编外评论员”。
    王大爷的“家”40多平方米,猩红色的沙发在客厅里格外显眼,茶几上的果盘里葡萄、水萝卜、苹果刚刚洗过,阳台上菊花怒放着,就连时下难以见到的喇叭花也被王大爷“豢养”在了窗台上,那粉嘟嘟的小喇叭正“嘹亮着”。话语中,王大爷“家里、家里”的,已经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
“村支书”的“听众”
    “我当支书那会儿,真是舍不得花钱,不管去哪里开会都是步行走,公社说给配辆自行车都不要。”记者推门进屋时,听两位老人在说当年事。来自店埠镇程家庄的程钿谟老人在“集体时代”当过23年的村支书,外向的程大爷经常给同屋居住的老伙计任河贤老人讲他的当年事,性格内向、整天乐呵呵的任大爷则是程大爷的忠实听众。“俺俩在这就管住,连这屋每个月交多少钱我们都不管。”程大爷说,“儿女们都替我们想得很周到,这里有人打扫卫生、饭菜换着样吃。”
    记者去的当天中午看到“香菇韭菜、茼蒿炖豆腐、鹌鹑蛋、蒸红薯、米饭”都是适宜老人的食物。
“来这是好事,没人管能来了?”
    在欣颐爱心护理院战美兰和闫淑美两位大娘的屋里,记者试探着问她们来这里有没有感觉是被儿女嫌弃了、没人管了时,来串门的倪月香大娘接话说“来这是好事,没人管能来了?”旁边的两位大娘也齐声应和着。据来自南墅镇张各庄村78岁的闫大娘介绍,她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有一个儿子在农村种地,一个女儿跑保险,自打老伴去世后,她在家里独自一人生活不方便,子女们就把她送到了养老院。“在这里吃饭、活动很自由,挺好的,城里的闺女每个周末来看一次,还有老姐妹拉呱,相互照应着。”闫大娘说道。据张元军介绍现在老人们观念转变的特别快,已经由原来的“动员入住”变为“主动入住”,市老年公寓代养楼40多平的套间需要提前预定才能入住。
    记者在老人们的房间里看到每人的床头都贴着一张《银龄健康卡》卡片上将老人的姓名、主要疾病、过敏药物、现住地址、主要联系人及电话都写得清清楚楚。在每个床头还安装了一个“叫通指示”系统,老人有事可以按铃,服务人员随叫随到。         (姜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