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以综治“三化”建设为载体,以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为着力点,大力实施治安防控体系“双千万”工程,有力地维护了全市社会治安稳定。2009年、2010年我市连续两年在青岛五市中刑事发案总量最低、刑事发案下降幅度最大、社会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治安满意度最高。今年上半年,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800余件,调处成功率达到98.2%,没有发生因矛盾纠纷调处不及时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民转刑”案件,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圆满完成了村“两委”换届选举、建党九十周年庆典等重大活动期间的安全稳定工作。
创新基层工作 开启农村综治新格局
按照“整合资源、高效便捷、方便群众、服务基层”的目标要求,我市在李权庄镇试点建立了综治办、信访办、司法所、稳定中心等“六位一体”合署办公模式。在不增设办事机构、不增加人员编制的条件下,实现了镇级综治维稳工作的来访联接、纠纷联查、案件联调、治安联防、人员联控和问题联治。
为实现村庄综治、维稳、信访、矛盾调处等工作的专人负责,去年上半年,经村“两委”推荐,镇综治委审核,市综治委集中岗前培训,由市镇两级每年出资106万元,为861个村庄配齐了综治协管员。村综治协管员队伍上岗一年来,先后上报各类信息8950余条,参与化解矛盾纠纷4200余起,为公安机关提供破案线索137条,特别是“三大隐患”源头排查、“三大群体”人员排查等重点工作,成为维护基层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为进一步完善“大调解”格局,市镇村三级共建调解组织1174个。相关部门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在行业内部成立行业调委会,使大量涉及劳资、医患等纠纷得到有效化解。其中,针对农村治安案件和民商事案件日渐增多的实际情况,公安机关的“说理式执法”、人民法院的“为百姓解难,做平民法官”、检察院的“温情检察”等调处新机制,使大量治安案件、轻微刑事案件和民商事案件在诉前得到了调解处理。
创新防控体系 提升驾驭治安局势能力
通过采取市级财政支持、镇级财政补贴、村企自筹等措施,大力开展了技防创安工程。全市已累计投入资金5700万元,在19处出入我市的交通要道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设立了11处治安卡点和四处监控分中心;在城区重点部位、公共复杂场所、主要交通路口新安装与公安联网的视频监控探头395个;全市已有202个村庄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总探头数达1726个。截至目前,公安机关通过视频监控破获各类案件17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2名。与此同时,市综治委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治安协勤队伍建设的意见》等三个关于治安联防队伍建设方面的文件,市镇两级财政每年出资1800万元,组建成立了300人的市级城区治安巡逻队伍和500人的15处镇级治安联防队伍,成为全市治安防控巡逻的骨干力量。今年上半年,市镇治安联防队伍通过治安巡逻,现场抓获违法犯罪人员235人。在去年全市刑事发案同比下降28.9%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刑事案件发案总量又下降了24%。其中,影响群众安全感的抢劫、盗窃汽车、盗窃摩托车案件分别下降了40%、24.2%、36.4%。
创新社会管理 提高基层管理效率
根据当前基层综治工作需要,我市在镇(街道)开通建成了集全国信访信息网、青岛司法行政网、电子行政金宏网、市长公开电话行政网和莱西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的“五网联动”镇(街道)综治维稳大网络系统平台,有效提高了综治维稳工作中心整体运作水平和工作效率。在村级,以重点人群基本信息为核心,市综治办、公安局专门研发了适合农村实际的《村级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将农村人、物、事的基本信息全部纳入这一平台,形成公安机关、警务区和基层单位三级管理体系。目前,已在水集街道沙旺庄村试点成功,并得到青岛市综治委、青岛市公安局的充分肯定,认为这是新形势下基层社会管理工作的创新之举。 (高金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