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在全国最早,是全国第一个村民自治示范市,是连续三届的村民自治模范市? 连续两届的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市。近年来,在推行村务公开过程中,我市针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扩大村务公开内容,拓展村务公开形式,强化村务公开监督,村务公开已经成为农村最经常性的的民主监督活动。
实施公开目录标准化?做到公开内容规范。适应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政权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新要求,我市建立起一套适合农村实际、具有莱西特色的村务公开标准体系,将公开事项、公开程序、部门职责和监督规则纳为一体?公开范围覆盖所有镇村?公开对象包括全体农村群众。针对各村特点?围绕农民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莱西市将《村组法》规定的村务公开五个方面内容细化为3个大类30多个小项,大到政府每年要办的实事,小到镇村两级为群众解决的困难,从社会治安到社会事业发展,都实行公开,形成了村情、镇情、市情立体化、系列化配套公开新机制。
拓展公开形式,做到灵活实用。我市的村务公开一直遵循以人为本、实用方便、明晰节俭的原则,坚持与时俱进。近年来,经过积极探索和实践,全市建立起 “上栏、上会、上户、上网”“四上”公开新模式。完善“上栏”公开。把“上栏”公开作为村“两委”随时公开的平台,统一规范了公开栏的大小、位置、格式、内容,村务公开后保存时间不少于7天。推行“上户”公开。由镇政府统一组织,每季度编写一次镇街社情和季度村情并发放到户。镇街社情由镇涉农部门提供公开内容,季度村情由村“两委”提供公开内容。坚持“上会”公开。结合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全市普遍推行了每月一次的村民“民主日”活动,村民对集中公布的镇务村务情况直接向村“两委”和政府干部进行质询,村“两委”成员和政府干部当场予以答复。实施“上网”公开。适应农民流动点多面广、频率快的特点,利用全市宽带联网村村通,在政务网上设立了信息公开平台,861个村均把村务“晒”上了网,村民无论身处何地都可随时通过互联网查阅村务公开情况。
强化过程监督,保证公开效果。建立了村务公开“五把关”监督机制:村级监督组织把关。全市农村普遍设立了纪检员、村民理财小组、村务监督委员会,健全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程序,进行公开前把关。镇政府督查组织把关。镇级成立专门机构,重点审查把关镇街社情和季度村情,督查下发到户和上网发布情况,解决了村“两委”自己公开自己监督的怪圈。市级督查组织把关。市级成立了镇务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每季度对“四上”公开情况进行综合督查,督查结果通过《村务公开简报》通报,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公开监督网络。农民把关。市镇两级设立了社情民意电话,每季度按比例随机选择部分农民的电话询问镇务村务公开情况,把监督权最终通过电话督查落实到农民群众手中。社会把关。实行上网公开后,全社会都能从网上看到镇务村务公开情况,构建起社会力量监督把关的新格局。
完善配套措施,健全保障机制。建立村务公开奖惩和责任追究制度。市委市政府在对部门考核中专设“政务公开”项目,明确市级涉农部门、镇政府、村两委的主要负责人为村务公开第一责任人,对镇务村务公开不到位的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或诫勉等组织处理;推行农村党务、政务、村务“三务一体”公开。实现了村务公开与党务公开、政务公开配套联动、相互促进;抓好与为民服务代理制的有机结合。我市为民服务代理制荣获第四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全市已建立起“村级代跑、镇级代办、市级办理”的三级联动代理服务机制,市、镇两级将为民服务的项目、内容、办事程序、收费标准、完成时限都印成小册子,发到村民手中,内容随时更新,让村民可以照着小册子按“图”索“骥”。全市专职为民服务队伍达到3780人,截至目前,共为群众办理各类实事80多万件,服务满意率达到99.8%。为民服务代理制为各级干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服务群众找到了新的抓手,实现了政府从管理社会事务向为民办实事的华丽‘转身’,真正体现了执政为民,进一步推动了村务、政务公开。 (倪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