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带着暖水袋上课,腿上还要盖上棉袄;教师披着军大衣,哈着气暖手备课;整个校园除了门卫和食堂,没有一处自来水可用,暖瓶里的水会结冰……这一切不是发生在偏远的山区学校,而是位于望城街道办事处的莱西市机械工程学校——市成人中专过去冬季的真实写照。如今,随着政府为职业学校配套建设取暖设施实事工程的实施,这一切将成为历史。
11月6日,记者走进学校的时候,新建的锅炉房里,工人正在紧张调试。“学校自从建成以后,取暖问题就一直困扰着我们,今年,政府将学校的取暖问题列为实事工程,各项工作从暑期开始实施,现在已经进入调试阶段,让全校师生过上一个暖冬终于变成了现实。”该校办公室主任徐永磊介绍说。据了解,以前学校的取暖可谓五花八门,炉子、装满固体酒精的铁盆、小太阳等都是师生们的取暖工具,但无论哪一种都无法从根本上阻挡严寒。今年读高三的李雪告诉记者,以前上课要带着热水袋,晚上睡觉要用三四个热水袋暖被窝,身下还得垫好几层褥子,身上盖上两层棉被,再不行就几个同学挤在一个床上互相抱着取暖睡觉。水桶里的水要用开水烫开才能用,而且只有在食堂才可以打到水,洗刷间的水龙头全部冻裂不能使用。她的同学们有的手冻烂了,还有的脚冻肿了,连鞋都穿不上。“今年暑假回来,看到宿舍、教室里新安装的暖气片,都高兴得快跳起来了,我们终于可以过个暖冬了。”李雪摸着教室里的暖气片开心地对记者说。说起学校以前的取暖情况,刚上完课的刘老师对记者说,“师生们早就盼望这一天了,以前备课的时候,手都拿不出来。因为水管冻裂,有的学生好几天洗不了脸,化开雪水在脸上抹几下就去上课,我们老师看着都心疼,班上的几个外地学生,周末也不能回家,我就把她们带回家,做顿热乎饭,让学生们睡上个暖和觉。今年市里的实事工程,给我们解决了取暖的问题,师生们谈起这事,心里都感觉暖暖的。”
在学校200多平的实习车间里,记者看到偌大的车间里,四周已经装上了许多暖气片,徐永磊告诉记者,以前,车间里只有一个炉子,学生们在冰凉的设备上操作实习,这跟在户外没什么区别,但是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学校每年都拿到青岛市技能比赛一等奖。
采访结束时,刚开完会的校长徐东表示:“尽管现在学校经费并不是很充裕,冬季取暖每天要一吨煤左右,但是哪怕压缩其他方面的经费,也要保证师生过上一个温暖的冬天。” (高金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