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城街道西韩家屯是远近闻名的“牛”村,牛村不仅因为村民养牛多而得名,更主要的是“牛村”如今有了“大”变化。作为我市较早进行畜禽“集中圈养”的村庄之一,西韩家屯的6个养牛散户于10月份陆续搬进村南的养殖小区,逐步实现了奶牛养殖由分户散养向集中养殖的转变,由传统喂养向科学喂养的转变,由杂劣品种向纯优品种的转变。一个月来?这一新的农村养殖方式给村庄带来哪些变化?养殖户感受如何?还有哪些问题有待破解?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在这个村作了采访。
退户进区 环境变好
10月24日,尽管刚下过雨,但西韩家屯街巷洁净,空气清新,让人很难将其与“养牛专业村”的名头联系起来。
村支部书记韩新吉介绍?他们村目前有108户农民?其中20余户养殖奶牛近400头。以前,牛舍都盖在自家院里。天气好时还行,一遇到下雨天?就难免污水四溢。不养牛的村民当面不说,心里意见却很大。
“今年10月份,村里几个养牛大户相继将牛舍搬进了村南的养殖小区里,村里环境自然也就好了。”韩新吉说。为改善村庄养殖环境,推行畜禽标准化养殖,美化村民生活居住环境,由村委会牵头,于2009年成立青岛西韩家屯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今年1月,村委会组织开展奶牛养殖“退户进区”建设,按照“一集中、三通、五化、五统一”的小区建设模式,在村南投资300余万元建起了占地58亩可存栏600头奶牛的养殖小区,实施“退户进区”养殖。目前,首批6户奶牛养殖户已于今年10月份迁入养殖小区,现奶牛存栏230头。据了解,该小区全部入驻后日产鲜奶将达到6吨以上。
规模扩大 成本下降
毛清杰一家是首批进驻养殖小区的养殖户之一。他家的牛场共有2排建筑。最西面的是家人住所和饲料储藏室?东边一排是牛舍。
“现在?奶牛存栏量50头。”毛清杰说,他养牛已八年有余,以前在家最多只能养3、5头牛,搬到养殖小区之后?他立马扩大了养殖规模。目前,该养殖小区首批规划建设搬迁奶牛养殖户10户,平均面积在3.8亩左右,建筑布局也都跟毛清杰家相仿。在养殖户中,存栏量多的七八十头,少的也不下二三十头,规模都比搬入小区前扩大了好几倍。
养殖成本下降了,是养殖户们搬进小区后的又一共同感受。
“集中圈养”后,因养殖规模上去了?养殖户可省了不少麻烦。统一实施畜禽防疫消毒、统一品种改良、统一购进饲料、统一挤奶、统一粪污处理,一年下来能省不少费用。不仅如此,集中在一起后?相互间在很多事上可以提供不少方便。“现在?大家离得都近了?在养殖技术、市场销路上也能互相帮上忙。”养殖户韩时飞尽管搬进养殖小区较晚,但对此却体会尤甚。
加大扶持 巩固成果
“退户入区”后?在很多“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的同时,一些新问题也浮出水面,让村民在欣喜之余,也感到些许困惑。
对于养殖户来说,目前最大的“拦路虎”就是贷款难。搬入小区后,牛舍建设几乎把各户的家底掏了个精光,有的为此还借了钱,所以补栏和扩建时普遍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尽管通过相互联保可以贷几万块钱,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粪污处理也是个大问题。”韩新吉说?“尽管村庄已有建统一的粪污处理中心这方面的规划?但因建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再加上道路硬化、周边绿化?所需资金较大,仅靠村里的力量难度较大。下一步,村里将争取政策支持,通过“内力外力”联手,早日把这一事情办好。
西韩家屯,这个“小”村庄如今正发生着越来越“大”的新变化。 (姜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