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由我亲手培育种植的地瓜,带动了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种植,让农民朋友发家致富,我感到特别的欣慰,将种植方法一步步改进,使农民的收入不断提高,我就会从中感到一点点的成就感。”9月26日,记者来到孙受镇西赵村,正在地瓜储存库里忙碌着的王玉堂,谦虚地阐述他这15年来种植地瓜的感悟。
农民家中再普通不过的小地瓜,如何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农民,成长为一个年收入近30万元的致富带头人?
西赵村的土地属沙质土壤,漏水漏肥,以至于很难发展高效农业,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从小喝着地瓜粥长大的我,从小就对地瓜有着特殊的感情,1996年,我从市里一家市属企业辞职,选择回家乡自主创业,而我最终的选择就是种植地瓜。”这个选择,源于王玉堂15年前不经意间从报纸上看到的一则消息:山东科技报报道:有一种52—7的地瓜品种,具有特早熟、高产、抗病、耐贮等特点,亩产可以达到2万斤,而且最早80天就能够上市。
那一夜,王玉堂辗转往复,难以入眠,儿时成片成片的地瓜地又浮现在脑海中,而今方圆几十里很难找到一块地瓜地,难道种地瓜就没有市场吗?血气方刚的王玉堂带上几包从村里取的土样,一路长途颠簸,风尘仆仆地走进了河南省农科院。经过专家仔细研究认定,西赵村的土壤结构、气候温度比较适宜地瓜栽培,可以大力发展。
“专家给予的结论真是让我喜出望外,我带着专家传授的优质高产地瓜新品种,回家乡试种了30亩,没想到获得了大丰收,而且效益相当可观,乡亲们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过来询问。”面对乡亲们的询问,王玉堂这个朴实的农村汉子,毫无保留地向乡亲们传递了自己的致富信息,他不但说给乡亲们听,而且做给乡亲们看,并同乡亲们一齐干,让乡亲们在新品种试栽、试种上不背任何思想包袱,放开手脚发家致富。
勇者发现机会,智者创造机会。王玉堂没有把目光盯在自己的几亩试验田上。“我从第二年开始发展小规模地瓜种植,十几年来靠种植地瓜逐步带动起周边乡镇20多个村庄的农民致富,每年为农民增收近亿元,人均1万多元。现如今自己的40多亩样板田,亩收入可达到5000多元,辐射带动店埠、院上等乡镇发展基地2万亩,产品销往北京、黑龙江、新疆、上海等地。”地瓜种植发展越做越大,王玉堂没有停留在种植的最低端,他靠着自己在生产实践中摸索掌握的技术,研究实施了地瓜分批次收获和营养钵二次育苗。“经过我改进的育苗技术,产量不仅高,而且品质也很好,地瓜可提前20多天上市,每亩效益由1500多元,猛增到5000多元,收入是其他粮食作物的10多倍。”王玉堂自豪地说道。
地瓜种植发展成一个产业后,不仅要做大,还要做强。“今年正月初我开始育苗,着手实验种植50多亩大棚地瓜,6月初地瓜便早早上市,市斤达到了3.5元,而且销路极好。春季里,我选择了200亩地试种有机地瓜,用大豆做基肥、蓖麻饼驱虫的物理防虫技术进行有机种植,完全不用施肥和农药。长18—22公分、直径5—6公分、重6两—1斤的标准身材,市斤3.5元的有机地瓜,刚刚上市就被抢购一空。9月中旬,我开始在村内建设地瓜储存库,一期工程投资近40万元,总库可以容纳200万斤地瓜,库内25吨大型卡车可以长驱直入。这个库的建立,会大大减轻地瓜集中上市的压力,使旺季不旺,淡季不淡,库内的地瓜能够放到明年的6月份。”王玉堂凭着多年来积攒的地瓜种植经验和财富,把目光盯在了更大更远的空间,为种植地瓜产业开始谋划发展蓝图。 (刘笑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