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沽河街道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这一中心,突出“特色、规模、品牌、生态”等特征,以发展为主题,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截止目前,全街道有高效大棚350个,设施栽培面积2000多亩;标准化肉食鸡养殖场12处,生态养猪场5处,标准化奶牛场2处,奶牛小区3处,肉食牛养殖场2处;培育了“散水头蜜桃”、“黑岚埠油桃”、“西道花菜”、“沙埠芋头”、“前庄扶芹菜”等多个农业品牌,先后成立了“青岛市黑岚埠油桃专业合作社”、“莱西市散水头蜜桃专业合作社”及“莱西市联益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组织,年增加农民收入1.2亿多元。
抓宣传,营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舆论氛围
针对部分村干部和群众对农业产业结构认识不到位,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办事处在《沽河信息》上开辟专栏,重点介绍党工委办事处关于农业结构调整的重大决策部署,重点推荐介绍了中孟村王卫国、西道格庄村李林、铁庄村陈敬堂等先进种植养殖户的思路和做法,树立典型,示范带动。并采取“走出去”的方法,先后组织干部群众5批200多人次到寿光、马连庄、李权庄等地参观学习,开拓干部群众视野,让他们亲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效益,从而消除思想阻碍,转变观念,使广大干部群众与党工委办事处在思想上达到共识,在行动上达到步调一致,形成了调整产业结构的浓厚氛围。
抓基础,完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保障体系
从加强领导、规划、技术服务及水利配套建设等方面入手,夯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基础。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确定为富民强街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办事处设立产业结构调整工作领导小组,专人负责,专抓此项工作,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让责任落实到人,任务落实到户。每年制定切实可行的任务目标,纳入年终综合考核范畴;加强督导检查,做到重奖重惩,促进工作开展,充分调动各村及相关部门的积极性。
加强规划,科学发展。立足产业优势,突出品牌农业创建,先后规划建设了中孟格庄村等4处400多亩设施蔬菜示范区,后胡埠庄村200亩高效示范区;依托莱西职专科研基地,在东部建设了高效种植业示范区;依托土地整理及同三线两侧1000米范围内农田基本建设等项目,建设了西部高产粮油生产示范区。
加强服务,推动发展。充分利用农家书屋、远程教育等平台,建立健全了社会化服务体系,及时搜集、整理、传递和发布农产品产、供、销信息,带领群众抓调整、闯市场、谋效益,使“黑岚埠油桃”、“沙埠芋头”等产品远销东北、浙江等地。﹖为民服务中心定期举办种植养殖培训班,推广果蔬、畜产品、农特产品等行业技术,2011年以来,已举办培训班3期,培训500多人次。
加大投入,搞好农田水利建设。在认真研究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加强基本农田水利建设,2011年投资1000万元,规划建设平塘32座,修复完善大口井机井135眼、扬水站2座,在于林河、长广河、团结河建造拦河坝14处,进一步完善了水利工程建设,为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保障。
抓创新,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快速发展
创新发展思路,挖掘优势资源,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档次、上水平。
龙头企业带动。积极扶持壮大青岛九联集团、雀巢公司等农字号龙头企业,以此带动全街道畜牧业的发展。截止目前,青岛九联集团已在潘格庄村、杨家洼村、望连庄村等建设现代化肉食鸡养殖场12处,在后庄扶村及大高岚村建设种鸡养殖场7处,年出栏肉食鸡9000万只,带动1000多人就业,仅此一项年增加农民收入2000多万元。在雀巢公司的带动下,全街道现有奶牛养殖户500多户,存栏奶牛3200多头。
农业合作组织拉动。为规避农业生产中的风险,确保群众受益,根据自愿的原则,办事处加大引导力度,采取“支部+协会”模式,成立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带领群众抱团创市场。先后成立了“青岛青雷果蔬专业合作社”、 “青岛散水头蜜桃专业社”等农业合作组织,均由支部书记兼任合作社负责人,合作社统一负责种植户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指导和管理,增强了群众抱团致富能力,全街道已成立农业合作组织13个。
品牌经济促动。统一组织对全街道种植资源进行了调查摸底,分别选派班子成员进行品牌挖掘,中心管区书记针对散水头村种植蜜桃有上百年历史,且该村沙质土壤特别适合蜜桃生长,所产蜜桃个大、质脆、味甜等特点,指导村庄投资整修土地、改善水利设施,发展培育出了“散水头蜜桃”品牌,截止目前,全街道已先后培育出“黑岚埠油桃”、“西道花菜”、“前庄扶芹菜”及“沙埠芋头”等多个农业品牌。
(于登文 孙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