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版:平安莱西总第818期 >2011-09-01编印

矛盾纠纷大排查防线前移促化解—南墅镇扎实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化解活动月”
刊发日期:2011-09-01 阅读次数: 作者:lxxwzx  语音阅读:


  南墅镇在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注重防线前移、联调联处、标本兼治,以开展流动调解为契机,及时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将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前移到村、前移到户、前移到矛盾初发阶段。最近,为认真贯彻上级关于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的部署,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的问题,南墅镇于8月24日召开了由全镇75个村庄支部书记参加的“矛盾纠纷集中排查化解活动月”工作会议,决定从2011年8月底至9月30日,集中一个月的时间,在全镇开展以“关心群众利益、深入了解基层、排查化解矛盾、构建和谐南墅”为主题的矛盾纠纷集中大排查、大化解活动月。

健全机制,筑牢防线前移基础

  南墅镇地处偏远的山区丘陵,是全市辖区面积最大的镇办,有75个村庄。镇区矿业企业较多,村企矛盾复杂,突发性强。多年来,南墅镇以“小纠纷不出组,一般纠纷不出村,大纠纷不出镇,矛盾不激化,问题不上交”为目标,从健全工作机制入手,积极开展“流动调解,防线前移”活动。
  为此,他们首先成立了南墅镇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领导小组,由镇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公安、司法、教育、民政、国土、信访等部门领导为成员,建立了严密的工作制度,将综治工作纳入镇党委政府每周例会的重要内容,及时排查矛盾纠纷,形成了村庄一级向管区汇报、管区向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领导小组汇报的逐级汇报、逐级负责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排查化解各自分管区域内的矛盾纠纷,明确各自的责任目标。
  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四级矛盾纠纷调解组织网络。第一级为镇人民调解中心(常设机构),设在司法所,负责矛盾纠纷的接待受理、调处化解、归口分流和督查指导。第二级为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负责对本村矛盾纠纷进行排查调解。第三级为村民调解小组,主要调解一些简单的矛盾纠纷。第四级为村调解信息员并兼任调解员,一方面及时提供有关矛盾纠纷情况信息,另一方面参与化解一些小的矛盾纠纷。

逐级负责、调解进村,工作做到群众家门

  《实施方案》成立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领导小组,形成了村庄一级向管区汇报、管区向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领导小组汇报的逐级汇报、逐级负责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排查化解各自分管区域内的矛盾纠纷,明确各自的责任目标。依据市人民法院设立流动法庭的做法,设立了流动调解庭,变群众到镇调解为调解人员下村调解,现场调查,就地调处,严格按照调解程序和要求开展工作。
  8月5日,董格庄村村民李某到镇调解中心,请求帮助调处解决其与王某某土地纠纷。原来在2005年时,李某夫妇因年老体弱、子女不在身边,无力耕种土地,将夫妇二人的2.3亩人口地无偿交由本村村民王某某经营。后来,李某因国家取消农业税、种地国家给补贴和粮食涨价等原因,想收回该土地,但王某某因已于多年前在该地里栽了葡萄树而不同意归还,村调委会多次组织双方协商都不成功,李某只好来到镇调解中心寻求帮助。考虑到当事人行动不便,镇调解中心于8月10日组织流动调解庭,到当事人所在的董格庄村进行调解,同时邀请村群众代表、老党员参入调解,经调解双方当场达成如下协议:李某夫妇的2.3亩人口地继续由王某某经营管理,王某某每年付给李某土地使用费每亩120元,于每年11月30日前付清。双方均表示满意。从年初以来,南墅镇调解中心先后深入村庄调解纠纷11起,既方便了群众,又及时化解了纠纷,维护了农村稳定。
 

调处与宣传并举,形成长效机制
 

  把调解纠纷的过程变为法制宣传教育的过程,起到预防矛盾纠纷的作用,进而形成长效机制,是南墅镇“防线前移”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二月份,该镇北墅村79岁的张排令夫妇二人均瘫痪在床,4个子女就日常照料及医疗费等问题发生纠纷。长女耕种老人的人口地却不照顾老人,二子因在烟台工作,以时间不允许为由不回来照顾。镇调解中心经多次入村调查、调解,最终组织兄妹4人达成了赡养协议。纠纷调处结束后,流动调解庭人员与村委会一起召开群众大会,详细宣讲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收到了调处一件纠纷,宣传一次法律,教育一片群众的效果。
  在全镇开展“矛盾纠纷集中大排查、大化解活动月”以来,通过做到“经常排查、定期分析,信息预警、事前防范,随时化解、应急处置,督导检查、责任倒查”,不断提高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今年以来,南墅镇调解中心在到村企的流动调解过程中,先后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00多人次,发放普法宣传材料7000余份,为群众上法制课6次。同时还通过集市宣传、法制夜校、法制宣传栏等形式,积极开展普法教育,使广大农民现场受到法制教育,提高了法制观念,为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打下了基础。  (徐光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