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市情/莱西新闻/莱西新闻网 记者 李焕青
都说朽木不可雕,可在陈国平手里,破旧的古家具经过他的一雕、一刻、一修,却能化腐朽为神奇,立刻成了市场俏销的古家具,年收入近20万元。
陈国平,祖籍南墅镇埠前庄村人,爷爷是当时蓬莱、黄县二县大名鼎鼎的雕花木匠,雕刻方面有着相当深的艺术功底。父亲是山东支边青年,1966年他出生在黑龙江省宝清县853农场,可能是受遗传基因影响,也可能是父亲经常讲爷爷干木匠的故事,五六岁时,他就愿意到853农场木匠班去玩,看木匠干活,一待就是半天。这个时候他就会雕刻化石猴、木头枪,并且有模有样。七八岁时候,有一次跟着父母回莱西老家,陈国平把爷爷的木匠工具都带回了东北。他对木工的痴迷程度,惊呆了身边所有人。
到10多岁的时候,就能帮姐姐刻洗衣板,14岁时就能帮姐姐做卖熟食的手提盒,一格一格的,全是卯榫结构。因为经常听周围人说,以前老辈做的卯榫结构家具好,他从小就立志做一个不用钉子的木匠。
15岁初中毕业后,陈国平就缠着父亲,说不想继续上学了,他想干木匠。父亲被他缠得没法,只好把他送到853农场机关小分队木匠班。
“到了后,才知道因为自己年龄小劲头小,根本推不动刨子,只能靠前后晃动的惯性才能勉强推动刨子,等一个来月能推动刨子了,这才开始干起了木匠。”陈国平说。
刚开始的活是做拐杖,从开始一天做一副拐杖,慢慢的一天能做20副,这样一干就是两年。期间,利用业余时间,他自己琢磨,用不同材质、不同色泽的木料拼桌面、凳子面、椅子面等,菱形的、寿字形的拼图和不同颜色的搭配,深受大家欢迎。
听说老家古董生意好,1997年,他回到了莱西老家,干起了收古董的行业。“对于古董,当时什么都不懂,到书店买了几本有关古董的书,照着书本知识边学边总结经验,走街串巷吆喝着收古董。”陈国平说。
收古董的过程中,看到许多古时候的桌椅等古家具,就因为坏了一小部分,许多废弃了。因为干过木匠,还会雕刻技术,他觉着很可惜,看着社会上流行使用古家具,他就随手收购一些破旧古家具,经过自己的加工维修,对外却卖出了好价钱。“真想不到,收购的时候是破烂,卖出去的时候成了珍品。”陈国平说。
2006年,同行老李看出了陈国平所卖古家具的端倪,说你这个手艺还真是巧,看看这个刻花确实一样,但还总有点不是原装的味道。
“当时听了后,觉着真正的大家还是能看出来点什么的,但咱搞修复不是造假,咱用的木料必须跟原来的古家具木料一样,包括年代,新了不行,太旧了也不行,必须年代相近。”陈国平说。
为此,从2006年起他正式开始了对外古家具修复业务,几乎踏遍了整个山东跑遍了半岛古家具市场、卖场收集老黄花梨木、老紫檀木、老红木等老旧木料,用作维修古家具用。雕刻、开榫、叉角等工艺都做细致的修复,以保持古家具原来的风格。
“古家具修复其实也是传承民俗文化,”他说,“像柏木和榆木组合的家具,有百年有余的愿望;柿子木做成的一对家具,则有好事成双的寓意……”
目前,陈国平的古家具修复技术正在申请莱西市非遗项目,其精湛的修复技术也吸引济南、青岛、烟台和潍坊等地许多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