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莱西青岛国内视频金融房产教育时尚美食美容健康旅游汽车副刊平安魅力工业环境民生媒体理论

莱西市第三中学:在传承中创新发展

2017-07-18 09:18:21    来源:    编辑:
  莱西市第三中学位于我市夏格庄镇驻地,学校创建于1957年8月,时为普通高中,2010年6月停办。2013年9月,镇内夏格庄中心中学与刘家疃中学合并后整体迁入,以“莱西三中”之名继续举办初中教育。
  新三中人传承“团结奋进、求实争先”的“老三中”精神,不负众望、奋发努力,经过短短的四年,这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学校就焕发了青春,呈现出勃勃生机。学校于2014年创建为青岛市现代化学校,2015年代表莱西迎接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并顺利通过,2016年被评为莱西市应急管理示范校、青岛市智慧校园建设达标学校、山东省清洁厨房,今年6月份被评选为“青岛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联盟单位”。
 
留住老三中的根
铸就新三中的魂

 
  2014年,学校建起了莱西教育领域迄今为止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校史馆。校史馆里的档案资料既是对老三中的纪念和回忆,又是对新三中人的鞭策与激励。新三中人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描画出了学校的远景目标,提出了“传承、创新、发展、提升”的发展战略,确立了“用诚和爱的教育影响孩子一生”的办学理念,坚持以“诚信立人、博爱立世”为校训,大力倡导“自强不息、厚积薄发”的校风、“以诚治学、以爱育人”的教风、“乐学、善学、博学、雅学”的学风,引领广大师生不忘初心,永远向前。
 
用“诚”和“爱”的教育
激励师生积极向上
 
  学校搬到新校后,在学生管理上探索实践“诚信教育”管理模式,至 2016年春季开学,学校在此基础上拓展,进一步探索实践 “‘诚’和‘爱’的教育”管理模式。经过一年半的探索实践,以“诚”、“ 爱”教育为主线的特色育人和管理模式初步形成。教师层面:以开展 “诚信教书,爱心育人”为核心的师德教育和工作竞赛活动为引领,激励教师忠诚教育事业、恪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真诚育人,以生为本、循循善诱、务实工作,把“诚”与“爱”融于日常教育教学中,牢固树立“责任第一、学生第一、工作第一”的意识。全体干部教师的工作热情充分高涨,干群关系、同事关系、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大家有重担一起挑、有工作一起干、有困难一起面对,全校上下呈现出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学生层面:把学生的文明、守纪、学习、爱校爱班、团结同学、积极参加活动等日常表现都通过“诚信”、“爱与感恩”来引领激励。坚持每周召开一次“诚信教育”、“爱与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每两周举行一次“诚信承诺”集体宣誓签名仪式,每月、每学期评选“诚信之星”、“爱心之星”,每日检查、每周评比、每月和期末进行总结表彰。这种常态化教育活动的熏陶引领取得了初步效果,曾经在学生中存在的上课不认真听讲、抄袭作业、考试作弊、弄虚作假、说脏话、打架斗殴、损坏公物等陋习基本消失。相比之下,学生的爱心、诚信度、责任感明显增强,学生的文明守纪素养有了极大提升,带动了良好校风和学风的形成。
 
教学中务实创新
育人上彰显特色
 
  努力提升教学质量是历届三中人不变的追求。2016年春季学期开始,学校积极改革创新,大力推行了选课走班、分层次教学。学科教师分类备课、有效上课,努力做到了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因材施教的理念得到尽可能的体现。2016年底,在全市期末抽考中,三中成绩名列全市26所初中第8名,进步幅度很大;2017年1月,在全市初高中课程衔接班选拔考试中,全校36人参加考试,21人被录取,录取率58.33%,名列全市第二,取得近几年来的最好成绩;今年中考,学校共录取普通高中生108人,成绩位于全市前列。
  特色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强校兴校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学校坚持“人人有才、人无全才、人人皆能成才”的育人理念,以 “全面提高素质,培养合格人才,造就特长学生”为目标,大力推进素质教育。2016年以来,学校十多名同学在青岛市级以上各类特长比赛中获奖;在2016年9月莱西市中小学生“市长杯”足球赛中,学校男女足球队分别夺得了第三名和第四名,其中男队于2017年3月代表莱西参加了青岛市中小学生足球赛,在本校历史上尚属首次; 2016年10月学校啦啦操队在青岛市中小学生校园啦啦操比赛中,一举夺得了青岛市初中组第2名,获得团体特等奖,创下三中历史的新记录。
  面对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新三中人在继承发扬老三中精神的基础上,又扛起振兴三中、发展三中这面沉甸甸的旗帜,他们将抓住机遇、克难奋进,用诚和爱的教育影响孩子一生,让每个孩子都出彩!
大家最喜欢看
首页头条
24小时排行榜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备案号: 鲁ICP备15020372号-1|鲁公网安备 37028502160105号Copyright 莱西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