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虫可在几百米的高空借助风力进行远距离定向迁飞,每晚可飞行100公里;一生可产卵900粒-1000粒,最高可达2000粒;短短一个月内,就从几亩地扩散到一万多亩地;其寄主作物包括玉米、高粱、谷子、小麦、水稻、棉花、花生、番茄等75科353种植物;这只害虫就是“草地贪夜蛾”。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山东省草地贪夜蛾检测与防控技术培训班”上了解到,草地贪夜蛾是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警的重大迁飞性害虫,原产美洲中部,其成群结队从美洲迁徙非洲,又从非洲飞到亚洲。今年1月份首次入侵我国云南,目前正极速向北扩散。目前全国已有17个省(市、区)发生为害,临近我省的河南、安徽、江苏已发现虫情,西北的陕西省也于5月30日发现虫情,重大为害正逼近我省。对此,我省有关部门及专家特别强调,面对来势汹汹的虫情,我省各地必须引起足够的警觉和重视,切实做好监测防控工作,打赢“虫口夺粮”战役。
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病虫害防治处专家杨普云介绍,当前山东省重点防治作物为玉米。总的防治原则是:前期保苗、中期保心叶、后期保穗,做好分期治理。具体措施上,要有针对集中迁入期的成虫防治措施,以有效压低虫源基数;又要有针对卵期、幼虫期的有效防治办法。还有一个问题是,草地贪夜蛾与一般食叶害虫不同,大龄幼虫钻入作物生长点和幼穗为害,因此一株玉米只要有一个虫子可能就没产量了,因此防早防小尤为关键,防治的指标也要定得科学,一般玉米苗期植株为害率超过10%就需要进行药物防治。杨普云还强调,一定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持续有效控制其不成灾害。
据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卜祥联介绍,草地贪夜蛾虽然较难防控,但只要应对及时,措施得当,为害还是可控的,广大种植户也不必惊慌。为有效应对当前重大虫情,我省已举办全省专题培训班,并成立了草地贪夜蛾监测与防控技术专家组,组成人员包括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省植保总站、16市植保站等植保教学、科研、推广方面的专家学者。同时省农业农村厅还邀请有关行业专家进行联合攻关,尽快研究清楚草地贪夜蛾在我省的发生为害规律,拿出更为科学高效、绿色安全的综合防控技术方案。卜祥联还强调,省农业农村厅决定前期拨发各地的4360万元农业救灾资金,可优先用于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和培训;而种植户也要认识、重视这只“幺蛾子”。多方协同,全力阻击草地贪夜蛾在我省发生为害。
(农村大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