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春佳节的临近,各类年货、餐饮、旅游等即将迎来消费高峰。为避免消费者落入不良商家精心设计的节日消费陷阱,专家发布春节消费警示,呼吁广大消费者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正确、理性消费,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在购买年货时不可大意。到实体店购物,建议选择正规合法的商场超市。购买时,要注意查看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有无鼓包涨袋现象,是否有完整的产地、厂址、厂名,是否有生产日期、保质期和QS标识等。购买后,要主动索取票据证明并妥善保管。
网上购物,要认真核对商品或服务的页面价格、购物车价格、结算价格是否一致,及时截屏留存购买各环节网络页面、客服聊天工具中的商谈记录和付款凭证,对价格与价值背离的商品谨慎购买。接收物流包裹时,一定要核验是否为自己网购的商品,不接收来路不明的快递,特别是对于需要到付的包裹,接收人或者代收人最好当面拆开包裹验货,防止上当受骗。
面对高折扣、高额返券等诱惑,消费者应保持谨慎心态,谨防虚假打折。参与前,要详细了解清楚活动规则,特别要留意商家的促销信息、时间范围、使用范围和限制条件等,注意售价是否与标示的优惠幅度相符,避免掉入“券中券”“循环消费”的圈套。
出门旅行,建议不要轻易参加低于成本价的旅游项目。消费者在选择旅行社和旅游线路时,要综合考虑旅行社的信誉、服务水平、规范管理等因素。签订旅游合同时,要明确约定旅游行程、游览景点、交通工具、住宿标准、餐饮标准等。外出乘车,建议不要乘坐“黑的”。
外出就餐,建议选择证照齐全、干净整洁的饭馆,最好不要到无证小店和街边流动小摊等难以确保食品安全的地点就餐。预订年夜饭,建议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酒店。不要被花哨的菜名迷惑,尽量弄清每道菜的名称、内容、规格和价格,同时弄清具体的收费项目,如是否可自带酒水,有无最低消费、开瓶费、包间费等。
刷卡消费时,要关注商家POS机有无异常,卡交给收银员后,仍让卡在视线范围以内,留意收银员刷卡次数。扫码消费时,要及时查看被收取的金额是否与实际消费金额等同。要认真查看核对消费清单,保留好小票、发票等凭证。(中国经济网)